白洋淀,位于保定境内的安新县,是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开放区,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势连天际,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9个村落、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
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白洋淀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影响等因素,历史上时缩时扩,20世纪后叶-21世纪初缩减幅度较大,1980年代曾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宋辽边界,争战不断;民国以前白洋淀是沟通保定、天津之间的重要航道。湖区的传统产业是渔业及芦苇产业。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就有人类活动生存。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为界,南葛城属赵、北浑泥城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区端村、圈头、赵北口、郭里口兴建行宫,先后40次来淀区游览围猎。
白洋淀游区分六大景区,即鸳鸯岛民俗文化景区、荷花观赏景区、生态游乐景区、休闲娱乐景区、码头观光景区、民俗村观光景区。每个景区各具特色,它们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
20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于2007年评定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以前,白洋淀为河北省保定市及沧州市共辖,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至此,白洋淀大部为雄安新区所辖,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