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旅游区重新开园,4天接待游客21500人。
今年加长版的“五一”小长假,宜昌天气晴好,气候宜人,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惠民优惠活动丰富多彩,高速公路车辆免费通行,多重利好激发游客出行,景区呈现人山车海、宾馆饭店一房难求,旅游市场全线飘红。据市假日办统计,四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94.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3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0.60%、23.92%;星级饭店出租率84%。
A.热门景区及时预警
五一期间,宜昌入列新华社客户端与携程、去哪儿网大数据联手发布的十大醉热门旅游目的地。
4A、5A级景区是宜昌旅游核心产品,各大重点景区不断提档升级品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宜昌纳入全省重点监测的五大景区共接待游客34.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54.99万元。其中,三峡大坝接待9.71万人次,三峡人家11.02万人次,清江画廊3.87万人次,屈原故里2.48万人次,车溪7万人次。
今年各大重点景区在假日第一天就迎来客流高峰,各景区严格落实醉大承载量管控制度,及时通过电台、短信、微信、网站、告示牌等渠道,发布景区预警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及时疏导游客。相关部门协作,实时信息共享,建立景区、旅游部门和交警部门三方协作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对景区客流、停车场车位数量、进入景区道路状况等信息实时共享,做到景区内管控措施、交警部门的分流措施和旅游部门的协调措施相互衔接,确保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三峡人家、清江画廊景区5月2日、3日连续两天发布流量红色预警,引导游客错峰出行。
2019五一小长假宜昌四天迎客395万
B.全域旅游“各自精彩”
宜昌5个区县纳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域旅游态势基本形成。
假日期间,户外运动、乡村休闲、民俗体验、房车露营等各类旅游项目持续受到游客追捧。第六届湖北三峡(夷陵)茶文化艺术节暨2019年“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精彩启幕,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民俗推广等活动有序推进,带动了五一旅游市场;夷陵区富裕山、万贵山庄、欣荣乡村公园、文仙洞等地樱桃纷纷亮相,品尝农家宴、亲子互动,感受“青山绿水红樱桃”的特色旅游成为了“五一”假日的新亮点。
枝江董市镇举办第四届月季文化旅游节,东方年华举办首届“薰衣草”花海艺术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赏花、运动休闲、农事体验和品尝美食。宜都枝城镇洋津畈村桑葚采摘园、全心畈村草莓采摘,松木坪镇双井寺村、龙潭河村杜鹃花观光,红花套镇大溪村、聂河美玲农庄户外烧烤,各项乡村休闲游活动受到亲朋好友、家庭聚会青睐。长阳清舍、廊桥美墅、向王寨民宿游客全部爆满,入住率100%。
今年五一期间,各景区为广大游客准备丰富的节日大餐,旅游节庆活动、惠民优惠活动丰富多彩。三峡大瀑布景区推出“创意服装晓峰秀免票送餐邀您游”的优惠活动,身着古装或cos-play的游客均可免门票游玩,参与抖音比赛更可获得现金大奖。百里荒景区以“五一”劳动节为主题,推出“向劳动模范学习”的优惠活动,凡是荣获国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的游客凭证书及身份证均可免门票游玩……
C.文明旅游媒体推介
在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自驾游、自助游比例不断攀升。三峡大瀑布景区每天接待旅游大巴90辆左右,自驾车达3000辆以上,自驾游占比达八成。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及各县市区文旅部门全力督促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和引导,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号、LED屏等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倡导“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各景区、饭店、旅行社在重要旅游沿线和服务窗口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增设文明旅游和遵德守礼宣传提示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理性消费。各大景区、饭店、旅行社随处可见旅游服务志愿者和学雷锋志愿者身着红色马甲,外地游客随时可感受到旅游志愿服务者的热情引导。5月3日,三峡大瀑布景区讲解员以礼仪促规范,用行动做表率,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做法被《中国旅游报》推介。
节前,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专题会议并多次召开协调会,持续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假日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专班开展巡查。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统计、调度、信息、投诉处理工作,加强假日市场监管、协调统筹。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组织专班,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位置开展市场督查。
三峡坝区“三黑”整治专班集中开展整治“兔子”拉客行为行动,共对81人进行依法传唤,组织学习《治安处罚法》、《旅游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法治谈话。假日期间全市共接诉旅游投诉12起,其中12301平台3起,市长热线6起,电话投诉3起,处理完结9起,正在处理中3起,无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