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交通项目总量推进宜昌领先

   2018-06-29 9620

夷陵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强区主城、富美夷陵”的目标,坚持交通先行,全力服务城乡统筹和社会经济发展。

夷陵区交运局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不断攻坚克难、自我加压,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

夷陵区围绕服务主城融合攻坚,完善“一小时交通圈”,开展项目建设。今年,全区在建交通项目19个,包括续建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11个。其中,一级公路项目2个,二级公路项目5个,重点项目总量位居全市前列。

主城融合项目:宜黄一级公路、伍龙一级公路等2个一级公路项目。宜黄一级公路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80%,已经完成所有路基工程,完成绿化招标、路灯杆线铺设招标,计划9月30日前完成绿化及交安工程,11月前全面完工;伍龙一级公路项目全力冲刺,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征地工作已完成 99%,路基土石方完成90%,桥梁、涵洞等控制性工程进度过半,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6900万元,完成形象进度65%,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具备临时通车条件。“一小时交通圈”项目:宋百路、荷两路、乐大路、下莲路、峡安路等5条二级公路项目。

重点交通项目总量推进宜昌领先

宋百路路基工程完成90%,完成货币工程量5000万元,形象进度达到55%,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基层施工,计划7月底完成路基工程,9月底完成路面主体工程,12月底完成安保、便民工程,通车试运行;荷两路已完成全部路基工程,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公里,完成形象进度90%,计划7月底全面完工;乐大路(竹林湾至大老岭段)即将开工建设;S276峡安二级公路完成货币工程量230万元,完成形象进度5%,预计年底完工。

其它项目:G348武大线天柱山、木鱼槽、黄山洞3座隧道改造工程完成形象进度20%,计划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10月底完工;宜兴路大修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施工,预计10月底完工;百岁溪大桥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99%,进入收尾工作;黄柏河防汛路项目征地拆迁完成80%,挡土墙完成1500立方,11月底完工;普溪河桥完成桥梁主体施工,正在进行桥面铺装,防撞墙施工,10月底完工。

夷陵区农村公路已经硬化计划124.9公里,补助资金为2611.5万元。

区内统筹安排通村路硬化41.4公里、窄路加宽42.6公里、新修34.6公里、路面大中修20公里、桥梁新建90延米、危桥改造100延米;农村公路安防“445”工程883公里。共计54个农村公路项目,截至目前,已完工7个项目,9个项目正在施工,38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夷陵区水上应急救援中心于6月12日签订施工合同,即将开工建设;海巡救助艇项目于4月16日签订采购合同,已完成海巡艇船名“鄂海巡0138”申请,预计7月中旬开工建造。圆满完成黄柏河航道整治工程实船适航试验。协调推进太平溪新港工程、三斗坪旅游客运港改扩建工程、石牌旅游码头等项目,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非法码头规范提升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夷陵区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有3个。其中,中环物流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8月份正式动工;三峡银岭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完成投资8855万元,目前正在申报A级物流企业;万富农村交通物流项目计划投资46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物流网络建设,市场已初步打开。

公共交通健康发展完成663万客运量

夷陵区公共交通服务有保障。上半年,全区累计完成客运量663.39万人、旅客周转量31073万人公里;累计完成货运量7925.62万吨、货物周转量136746.12万吨公里;水路运输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2万吨,完成水路客运量13万人,完成水路货运量30万吨。

夷陵区完成了去年出租车燃油补贴发放共计160万元,确保全区180辆出租车运行稳定有序;完成了2017年农村客运省级补助资金发放116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村客运企业经营亏损问题;完成了辖区130辆X牌照出租车更换T牌和计价器调整工作,换牌后的出租车可以进入宜昌城区经营,方便了辖区群众日常出行。

夷陵区对交通行业安全监管有力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夷陵区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原则,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安全监管,强化客运市场安全监管,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对营运车辆驾驶员进行全程不间断监控;对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和危险路段、桥涵开展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借助“两化”体系,基本实现了隐患排查实时监控、科学监管,督促各运输企业在“两化”系统进行了注册,安全检查、安全隐患的网上登记、申报、销号工作正常进行。

夷陵区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各类安全检查,累计出动138人次,检查两客一危企业19家,水运企业6家,物流企业9家,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排查隐患15处,整改15处。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成立防汛及应急运输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储备应急运力60台(客运车辆20台,货运车辆40台),确保汛期遇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效的开展救援。

截至6月底,共发放宣传单6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42份,没收自制线路牌95余份,教育疑似黑车司机80余人次,暂扣道路运输证5本,下达整改8次,暂扣非法营运车辆5台,有效遏制了非法经营的反弹趋势。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