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在长阳揭碑

   2018-04-28 10530

 4月25日,长阳县举行“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活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的专家学者参加揭牌。公园占地面积为354.04km2,已发现30多个门类数千种动植物化石。长阳地质公园的开园为“会说话的就能唱山歌、能走路的就会跳舞”的长阳文化旅游产业插上了发展的双翼。

近三年来,长阳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长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胡学军介绍: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属于构造及岩溶地貌类大型地质公园,是清江流域中地质遗迹发育醉全,与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结合醉完美的地段。涵盖了清江画廊以及清江主干流两侧重要地质遗迹和旅游景点,是一个寓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于自然山水、原始生态、民俗文化之中的自然大观,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南方8亿年以来地壳及环境演化、沧海桑田变迁、河流形成奥秘的殿堂,是探索地球早期生命保存形式和进化、了解人类起源和土家族早期文明的宝库,是一个集古人类遗址、地层古生物、古冰川遗迹、构造形迹和河谷、岩溶地貌以及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全县有特级地质遗迹保护点3个、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个、一级地质遗迹保护点5个、二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个、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个。

清江国家地质公园

清江国家地质公园

早在2014年12月长阳县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开展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12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2016年3月28日,长阳县正式发布实施《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长阳县委托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三次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全县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数量、等级。地质公园包含有典型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景观、地貌景观、矿物与矿床、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共7个大类,包括区域性标准剖面、地方性标准剖面、区域(大型)构造、中小型构造、古无脊椎动物、古生物活动遗迹、可溶岩地貌、风景河段、瀑布景观等景观的17亚类;公园重要地质遗迹名录共52个。园内有世界级地质遗迹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点9处,省级地质遗迹点22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20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名录》。

近几年来,长阳县国土局对公园内外重要地质遗迹资源逐一采取保护措施。对“长阳人”化石遗址砌建围墙、设立解说牌和全国重要文物保护碑,实行重点保护;对地质公园内部分景点安装护栏,既保护重要地质遗迹不被人为破坏,又保障游客安全。

2016年12月,长阳县在清江画廊游客中心设立国家地质公园主碑,在武落钟离山园区和香炉石园区分别设立园区副碑。在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建成了40个座位的3D高清影视厅,并制作了一部反映本地质公园地质发展演化历史的影视片。

2016年12月,在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地质遗迹景点(景物)旁设立了科学解说牌55块,位置设置合理,可以帮助游人实地了解地学科普知识。解说牌采用不锈钢板激光切割焊接打磨、仿黑胡桃木纹、防紫外线处理,要素齐全,中、英文内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图片、文字清晰完整。另外还配套建设有标识标牌124块。为准确引导游客进入地质公园,在重要的交通节点设置了6块导引标志牌。依据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特色,精心设置了“清江航线”。

长阳县国土资源局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学普及活动。制作了“普及地学知识倡导绿色简约生活”的宣传横幅,设置了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宣传站牌,发放《山歌好比清江水画册》、《揭示地球奥秘的窗口》近2000册。第47个“世界地球日”,在长阳广场开展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为主题的地学科普活动,发放地球日折页、地质灾害防治手册、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科普读物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还利用第八个“防灾减灾日”、第26个全国“土地日”等活动开展宣传、普及地学知识,在游客中心广场、武落钟离山园区、香炉石园区、天柱山景区、清江方山景区建设5个科普长廊,共设置科普牌21块。

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共核编8人,内设三个机构。为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配备专职工作人员6人、兼职地学技术人员5人,同时从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一分队聘请了3名地学专家长期担任顾问;建立了9人组成的地学专(兼)职导游员队伍。近两年,管理局已安排7人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地质公园管理和导游业务培训。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