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李乐成强调,这次规划修改一定要体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要赋予人性化的关怀,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处处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谋篇布局;要利用江、河、溪、山地等自然资源,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彰显滨江、山水、园林特色;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将富有宜昌特色的三峡文化、巴楚文化、水电文化、屈原和昭君文化充分地展现出来,提升城市魅力,把宜昌建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2006年5月,由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有效地指导了宜昌城市建设。“十一五”时期,宜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9.6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由74万增加到123万。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将力争达到54%,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60万;到202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00万。
但是,进入“十二五”,宜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现有的《规划》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这次规划修改,将重点补充完善上轮总体规划不足的部分以及指导近期城市建设迫切需要的内容;重点研究作为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空间布局、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城市交通体系、环境建设、城市特色和社会发展等内容;突出公众参与,将广大群众的智慧融入规划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