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更上层楼

   2016-03-24 7990

 2014年8月,国家旅游局经过遴选,确定宜昌成为全国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自此,一场声势浩大、如火如荼的创建活动在“世界水电之都”拉开了序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这是新时期宜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强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规范和促进作用,着力提升全市旅游产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一年多来,给宜昌旅游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就此话题,记者专访了宜昌市旅游局局长孔磊。

用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更上层楼

记者: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列入省对市(州)2016年度十大重点工作考核目标,这个决策将对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带来哪些新动力?

孔磊: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秉承“标准至上,品质至优”的工作理念,坚持实施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推进,全领域创建,把旅游标准化工作与全市旅游发展乃至大城建设有机融合。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市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努力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实现创新引领,在推进旅游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提升服务标准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强、产业链长,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不是旅游部门可以“包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以标准化来统筹谋划和整体推动旅游业方方面面的工作,营造大旅游的发展氛围,形成政府强力主导、部门主动担责、企业积极参与、全域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记者:在旅游标准化创建过程中,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市民和游客将会感受到哪些变化?

孔磊:旅游标准化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运筹帷幄,事半功倍。我们坚持把创标工作中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深度谋划,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强化督办,有序推进。全市四大类重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2.67亿元,呈现出稳步推进、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依托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及三峡游客中心建设的“一主一辅”城市一级游客集散中心,已于去年年底建设并投入运营;3个县市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正在建设中。建成旅游信息咨询中心12个,在建4个。旅游行车行人导向标志牌完成287块,在建40块。计划改建及新建旅游厕所180座,已完工141座,在建39座。这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了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准,彰显了城市形象,是市民和游客看得见、摸得着、可共享的变化。

功能分区清晰,设施设备齐全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分布在机场、车站及客运码头、中心广场、主要交通干线入口以及大型景区等游客集散地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可为游客提供自助查询各类旅游信息,满足市民和游客旅游咨询服务需要。新建的功能实用、大气简洁、环境协调、管护便利的旅游厕所,增加了第三卫生间和管理间,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化,真正改变游客如厕体验。更完整、更规范、更美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回得去。

记者:我市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已呈现整体推进,全面攻坚的态势,您认为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薄弱环节需要重点推进?

孔磊:我市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一年多来,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些工作推进不够理想。一是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创建工作需要加快创建进度。全市10大类80家试点企业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基本完成任务。要指导企业学标、贯标,建立体系完整、富有特色、质量至优的旅游企业标准体系,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流程上全面实现标准化。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要实现全覆盖。随着旅游进入“泛时代”、“+时代”、“创时代”,游客需求更加多样化,供给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涉及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文化等旅游相关环节。要坚持以标准引领和提升相关产业服务设施建设,将“大旅游”、“全域旅游”的理念落到实处,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三是旅游标准化创建氛围要更加浓厚。加大旅游标准化创建成果宣传展示力度,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和支持,特别是要提高各类旅游市场主体主动跟进的动力,使创标工作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景点的共创共享良好氛围。四是持续推进和实施标准宣贯。继续组织重点行业、责任单位进行旅游业各项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学标、贯标、用标、制标工作。标准实施得越充分,我们的企业就会管理得越规范,员工就会越专业,服务也就会越标准,才能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培育一流的旅游企业,提供一流的旅游服务。

记者:今年8月,宜昌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即将迎接终期验收大考,对此您有什么期望?

孔磊:去年,我市步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行列,被评为2015年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市州”,被授予“中国国际水利工程旅游目的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荣获环球总评榜中国“十佳醉具人气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宜业宜旅旅游城市”殊荣。旅游标准化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我们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克难攻坚的勇气,志在必得的信心,坚持旅游标准化引领战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力以赴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成为全国第三批创建城市中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争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宜昌模式”和“宜昌经验”,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2016年全市旅游工作会已经召开,对2016年工作部署,您有哪些谋划?

孔磊:旅游是宜昌醉大的特色、醉响亮的名片、醉宝贵的资源,也是宜昌实现大城梦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强培育。“十三五”时期,宜昌市旅游业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围绕大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旅游;二是围绕品质提升开展三大创建;三是围绕休闲度假打造三大目的地;四是围绕产业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五是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六是围绕乡村旅游推进精准扶贫。以五大理念为引领、以全域旅游为动力的宜昌旅游,必将为宜昌人的大城梦增光添彩,必将让宜昌人的幸福感越来越浓。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