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教育局积极参与智慧宜昌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拓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依托市电子政务平台,着手构建学生卡证服务体系,通过学生“一卡通”服务,让智慧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惠及千家万户。
据介绍,我市学生“一卡通”分为母卡和子卡两部分。母卡使用市民卡,为主卡,学生必配,免费使用;子卡使用电子卡,为副卡,学生选配。母卡与子卡物理上绑定,功能分开。
宜昌一卡通母卡有近距离感应门禁功能、身份识别功能和小额消费功能。学生进出校门,到活动基地、培训场所和图书馆等,可以进行身份识别并自动记录。学生在校内食堂及超市消费,到医院看病就医,乘座公交车等,都可刷卡消费,乘坐公交还有相应折扣。
宜昌一卡通子卡有门禁、通话、定位和电子围栏四种功能。可以远距离自动感应进出校门及活动场所,是母卡的补充。在特定通话时段,家长与孩子可以实现一键通话。通过北斗导航精准定位,可以记录学生的移动轨迹,学校和家长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查询。学生持卡接近校园施工区和围墙等危险区域,“一卡通”就会向学校安防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安防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处理。学生如果突然遇到其他紧急情况需要求助,可以按动“一卡通”背面的按钮,一键连通家长、学校或者110、120。
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兰四新告诉记者,为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中高考改革同步,我市还开发出了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图书馆、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场所安装相关设备,通过身份识别,自动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据悉,学生“宜昌一卡通”上半年将在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市第六中学等校先行试点。4月完成学生数据录入、卡证制作、设备安装。5月正式发到试点学校学生手中。秋季学期在城区7万中小学生中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