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夷陵区樟村坪镇满目苍翠。走在这片热土的田间地头,触摸这里的每一丝气息,倍觉热力和活力扑面而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超过30%,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增加32%以上……”
决战“宜昌大城梦”的开局之年,誓创“全国一流示范矿区”的樟村坪响亮地提出,将坚持矿业立镇,以飞地经济为依托突破空间发展瓶颈,以采选加一体化为依托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支撑,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将樟村坪建设成“全国一流示范矿区和中国磷矿之都”。
示范矿区的经济转型之路如何走?“中国磷矿之都”的跨越路径在哪里?5月初,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一方热土樟村坪。
矿业经济一直是樟村坪镇的经济命脉。
然而,由于处黄柏河和汤渡河两大流域水源发源地,出于对水源发源地的环境保护,磷矿产业的深度开发一直裹足不前。
而靠卖矿石为继的粗放经济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产业转型之路在哪里?
其实,对于产业转型的思索和发展飞地经济的实践,樟村坪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实施。“发展飞地经济!”镇党委书记柏松对樟村坪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今后一段时期,将在磷精细化工、石墨深加工等领域加大力度,打造磷矿及石墨开采、加工、服务一体化的园区产业集群。
去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率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专家调研考察该镇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就产销对接、矿化对接、矿肥对接开展讲座,为全镇磷矿企业主动与中科院、大专院校专家对接搭建平台,为该镇资源循环利用、科学发展指明方向。柳树沟集团在鸦鹊岭兴建的磷精细化工项目已建成并投产,收购的西部矿业远安县磷化工项目于今年5月建成试车;中科恒达石墨项目进展顺利,在黄花、开发区的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
如今,以外建园区提供发展后劲的“飞地经济”已初具雏形。“发展‘飞地经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搬出去,还包括请进来!”细数一年的成果和未来发展思路,柏松思维十分敏捷。
他告诉记者,去年,他们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柳树沟、明珠等6家过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完成现行价产值43.52亿元,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以外来项目带动提供发展后劲的“飞地经济”已活力四射。
什么是“示范矿区”?标准是什么?记者一下抛出两个问题。“示范矿区就是生产管理规范、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和谐、人居环境优美。”对“示范矿区”的涵义,柏松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诚然,近两年来,樟村坪在创建“全国一流示范矿区”中不懈地探索。特别是2010年来,该镇以新集镇、新矿区、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示范矿区综合环境建设。201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按照柏松的说法,示范矿区首当其冲的是规范管理、高效利用。该镇按照“一矿一主一业一权”要求,科学调整开拓利用方案、矿山环境评价方法,完成了鸿泰公司、三堡垭磷矿等一批企业的重组整合。实现矿山企业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建设“中国磷矿之都”显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建设全国示范矿区之初,樟村坪便将矿区环境生态化作为重中之重。该镇以细化矿区环保措施、净化矿区生产环境、美化矿区生活环境为重点,建立完善实时动态监测机制,构建“环境优美、装备精良、现场安全、作业文明”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
如今,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备、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型和谐矿区正在形成。
樟村坪9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经济转型之年,该给农业什么样的定位?“发展高山高效特色农业!”对于新的阶段如何发展农业,柏松如此定位。他告诉记者,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就是要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茶叶、桑蚕、生猪、山羊为重点的“两种两养”为支柱,加快推进乌龙茶基地、桑蚕基地、核桃基地、高山蔬菜基地建设。
翻开搁在柏松办公桌上的2013年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令人欣喜: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上年1.2万元的基础上,再度增长12%以上……
目标和措施令人欣喜,可钱从哪里来?该如何落实?“以磷化工业反哺农业!”对发展高山高效特色农业,柏松成竹在胸。
他详细讲述了他的以工哺农之道: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营销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现代化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为自主投资、回村创业、带动帮扶等搭建平台,积极与联系企业、帮扶单位联姻。对矿区村,鼓励跳出矿业圈,扩宽以生态农业发展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建设全国一流示范矿区,打造中国磷矿之都”,如果百姓吃不饱、住不稳,显然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何让经济建设成果普惠于民,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发展支撑?“确保人均纯收入增加13%以上,突破1.3万元!”在镇长李发兵所作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的篇幅都是对改善民生的阐述。
其实,在改善民生方面,樟村坪力度不可谓不大。
近3年来,他们就融资5000多万元,对望良路、苗西路等5条村组公路进行硬化、改造。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集镇客运站、中小学教学楼、集镇小区垃圾堆放场。启动殷家坪、黄家台、桃坪河、砦沟等村居民点提档升级。完成了全镇50多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533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200万元对中小学校园和卫生院住院部项目进行改建。
该镇还出台土坯房改造奖励补助政策,对全镇1000多户完成土坯房改造的家庭进行补助。每年财政预算260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实行免费供给,学生在校生活费政府买单。实施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直接给年满60岁以上老人发养老金。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办法,为全镇140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11.71万元。出台大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和新农合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今年,樟村坪已经启动“镇村面貌提档升级”、“民生保障提效扩面”等工程,倾力增进矿区社会新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