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宜都市农业的传统产业,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连续4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市),是中央现代农业茶叶项目连续4年重点实施县(市),在全省13个项目县(市)绩效考评中名列第1名,2012年度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项目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一、现状与特点(一)茶叶板块快增长。2012年底,宜都市茶叶面积达到9.7万亩,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2万吨左右,茶叶农业产值达到3.38亿元。(二)优势区域渐成型。近年来,宜都市新发展茶园主要集中在王家畈、潘家湾、五眼泉、松木坪等4个醉适宜茶叶发展的山区乡镇。目前,4个主产乡镇的茶叶面积已达到7.7万亩,占该市总面积的84%,其中面积4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5个,2000至4000亩的茶叶专业村达到了18个。(三)标准茶园放异彩。宜都市从2006年开展高效茶园建设、2008年实施万亩高效茶园示范区建设、2010年开展标准茶园建设,目前该市已建成高效茶园样板点4片,总面积达2万余亩,全面提升了茶叶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能力,有效地带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发展。(四)食品安全上档次。全市茶园全部通过了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认证有机茶生产企业4家,有机茶认证面积1620亩,通过QS认证的企业13家,认证无公害茶生产企业15家。(五)机械采茶显神威。宜都市从2005年开始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目前全市有茶叶采茶机械3267台套投入使用,机械化修剪达到90%,中低档鲜叶机采达到95%以上,鲜叶下树率达到100%,茶叶加工率100%,春茶后期、夏秋茶机采率达到95%以上,茶叶增产20%以上,全年可节约劳力10万个,年可为农民节约成本相对增收1600万元,人平可增收53元。
(六)产业化经营上水平。宜都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53余家(其中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宜昌市级10家,宜都市级18家),茶叶深加工企业2家、精加工企业1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2家,拥有各类加工机械1500余台(套),其中清洁化全自动高档绿茶生产线1条,茶叶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七)品牌建设见成效。基本形成了有机茶、天然富锌茶、大棚早茶、出口红茶四类茶齐头并进之势。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天然富锌茶认定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天然富锌茶、松云白尖茶获湖北著名商标,“明正”有机茶获湖北省名优茶“二十佳”称号;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获湖北省“十佳”专业合作社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搞好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二)抓好结构调整,拓展茶叶规模。(三)建好标准茶园,提升基地水平。(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五)抓好品牌建设,促进产品销售。(六)推广机械化生产,发展现代茶业。(七)搞好科技服务,护航产业发展。
三、未来工作重点
一是发展必须良种化。二是种植必须标准化。三是生产必须机械化。四是加工必须清洁化。五是经营必须产业化。六是销售必须品牌化。七是积极探索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