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粤港,春暖花开。
3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率领宜昌代表团,乘着春风奔赴粤港,参加系列学习培训及考察招商活动。
这是一次学习培训之行,也是一次推介大宜昌、招大商引大资之行,更是一次新作风、硬作风的检验之行。
3月27日上午,在香港举行的宜昌·粤港项目合作推介会,云集70家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其中12家协议投资宜昌1050亿元。
宜昌对外招商引资,创下历史新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高”的背后,凝聚着代表团的智慧和力量,更展现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高效务实、紧凑集约、激情奋进的一流工作作风。
激情奋进,香港成课堂车厢成会场
这是一次学习培训之行。激情奋进,铺就学习考察路。
东方明珠香港,现代国际性大都市,城市建设的“世界典范”。宜昌代表团,把目光投向这里。
“在国际上亮得出去,在全国拿得出手”、“建成全国一流的明星城市”,这是省委对宜昌提出的一流工作标准。
这就要求宜昌,在谋划和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进程中,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域,起点要更高,谋划要更深,视野要更开阔。
26日,香港规划署副署长李志苗、总城市规划师陈国荣、高级城市规划师廖懿珍等专家,全程进行现场讲授,给代表团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种走进香港学习的机会,十分难得。因此,代表团成员学得认真、问得仔细、想得深入。“刚才讲到建设高、中、低密度的私人住宅,具体密度标准是多少?”“香港对住宅地通气、光照,有没有法定规定?”李志苗女士话音刚落,市规划局长夏文翰抢先提出关心的问题。
赴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沙田新城市广场、新界狮子亭顶、香港科学园等地考察途中,代表团抓住一切时机,询问规划、公建、土地等城市建设问题。甚至连短暂的午餐时间,也变成了解疑释惑的课堂。
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激情奋进的精神面貌,令专家感动。他们把所知所想,全盘托出,不时迎来笑声、掌声。“看香港、思宜昌,香港城市规划理念、城市发展模式令人深受启发,虽然宜昌与香港城市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但香港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国际视野,仍是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新宜昌的法宝。”黄楚平强调,学习借鉴不是照搬、复制,而是消化吸收,结合实际转化运用,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宜昌新区建设,把宜昌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也是我市代表团学习考察的重点之一。3月27日下午,参加完宜昌·粤港项目合作推介会的宜昌代表团,迫不及待地赶赴这里。
一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课,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上演。主讲者,正是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周子友。被誉为“世界焦点、中国窗口”的前海合作区,以富有滨水个性、注重产城融合、突出紧凑集约、体现高效便捷、彰显生态智慧的规划,以政府支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全新体制机制,以法治、税治、币治的显著特点,引领代表团登上改革创新高峰,豁然开朗。
而在越秀集团,董事长陆志峰、副总经理唐寿春也为代表团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新课。特别让代表团记忆深刻的是,前往东莞长安镇的路上,东阳光集团董事长张中能,现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科技创新讲座。
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广东,中巴车厢都是代表团成员热烈讨论、交流的会场。“在香港,连接综合体的廊桥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宜昌新区要借鉴这些经验做好整体交通规划。”“香港城市管理精细,坡度有标注,宠物大小便都设置了专用区域。”“高楼大厦多,不仅不觉得压抑,而且在楼上看建筑还是一种享受。”“香港建筑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风格各异,极富视觉冲击力。”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结合宜昌实际,热烈进行讨论交流。(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全新表示,将借鉴香港山地开发经验,向山地要土地、向空中要空间,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开发。
“与越秀相比,我们的思想观点还有很大的差距。”“制造业要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要下决心打造融资新平台,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解决融资难题。”28日,考察越秀集团返程途中,代表团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在中巴车内激烈地讨论起来。
“我建议,可以与越秀谈一谈,通过越秀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低成本融资优势。”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也被吸引到讨论热潮之中,如此建言献策。
高效务实,打动百名国际知名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