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诗人”雷抒雁的去世让全国诗坛和文艺界人士哀思不已,我也不禁想起曾经和这位诗人有过一次幸会。
那是1985年秋天,当时从中央和各地抽调了一批干部在我们湖北省宜昌市筹建“三峡省”,我也被调到中共“三峡省”委宣传部筹备组工作。筹备组的领导和机关干部大都在桃花岭招待所里住宿和办公。一日晚间,我跟着中宣部的王彦峰等几位同志到文化厅筹备组的房间里闲聊。一进门就听见有人喊“雷抒雁”的名字,我顿时大吃一惊,举目一看,只见应诺者是一个戴眼镜的瘦个子,笑嘻嘻地和同事们挤在床头坐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雷抒雁?自从读过轰动诗坛的《小草在歌唱》之后,我一直对这位诗人心存敬意,没想到今日能在此见到他本人,便抢上前去惊喜地问:“您就是雷抒雁吗?”他朗声大笑,一边和我握手,一边点头道:“是的是的”,然后招呼大家请坐。
在各自的介绍中,我知道他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工人出版社工作,这次也被抽调来筹建文化厅。大家的谈话自然围绕他的《小草在歌唱》,纷纷讲起1979年这首诗发表后在全国引起的巨大反响。我说,当时瞿弦和在电台朗诵,真是举国倾听啊!雷抒雁笑道:“那是瞿弦和朗诵的好!”旁人说,别谦虚了,你这首诗可是不同凡响,不然的话,哪会获得全国青年作家优秀作品奖?一位搞文学创作的同事甚至说:我这辈子要是能搞出这么一首诗,此生足矣!
听着我们的赞叹,雷抒雁只是笑着连连摆手。那平实的模样,很难让人感觉出他诗人的气质,更难想象他思想的深沉和澎湃的诗情。我因为在宣传部工作,又业余写点文艺评论,不但读过他的诗集《小草在歌唱》和《父母之河》,而且对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思想大解放前后的一大批新老诗人都有所关注,包括艾青、臧克家、蔡其矫、李瑛、雷抒雁、芒克、梁小斌、舒婷、杨炼等人的新诗作都有所涉猎,知道雷抒雁的诗歌在人们冲破思想迷雾的当时,确实是“一声嘹亮的呐喊”。他的诗“始终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特别是那首酝酿一夜、黎明挥就的《小草在歌唱》,真是“蓄满了时代的风雷”,堪称改革开放初期政治抒情诗的醉高成就之一。但是在当晚的闲聊笑谈气氛中,我一直隐忍着不便高谈阔论。雷抒雁也把我们当同行随意笑谈着,谈三峡风物,谈屈原故里,当然也谈新诗创作,他却很少谈自己。然而在谈笑风生中,我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时代鼓手的气度和大地行吟者的深沉。
那晚大家虽说是初次见面,却都跟老朋友一样谈兴很浓,话题不断。后来有人起身告辞,我们也只好随之解散。临出门,我特地回身点头向雷抒雁再次表示敬佩之意,他也会意地举手对我示好,可惜此后却没有和他碰面交谈的机会。那年冬天,随着“三峡省”的解散,大家各回原单位,我就再也没能见过这位诗人。
如今斯人已逝,我只能站在三峡之滨,凝望落日霞光,默默表示祭奠。当年在长江三峡灯影涛声中的那一夕交谈的情景,将长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