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细节阿婆的年

   2013-02-22 9690
核心提示:活先人,村子的老老少少都爱这样称呼阿婆,对于辈分之高年岁之长的阿婆而言,那除旧迎新之年当然格外隆重!大年初一,阿婆早早起来,仔细梳洗一番,穿上了那件平

“活先人”,村子的老老少少都爱这样称呼阿婆,对于辈分之高年岁之长的阿婆而言,那除旧迎新之年当然格外隆重!

大年初一,阿婆早早起来,仔细梳洗一番,穿上了那件平日压在箱底只有重大节日才穿的胭脂红绸缎棉袄,对襟上那暗紫的蝴蝶盘扣,锁住了乡间尘苦,散发着新春喜气。阿婆还把满头银发梳得光溜顺滑,于脑后盘成髻,斜插上镶有绿宝石的银簪子,既富贵大气又慈眉善目!据说那绿宝石的银簪子还是阿婆的阿婆的纪念之物,也只有特别的日子,阿婆才会佩戴。端着儿媳递上来的茶,阿婆心闲气定地坐在太师椅上,等候那些侄男侄女们来拜年!往往,还未见其人,就传来“拜年”之声,客人走到阿婆面前,双膝落地跪拜,阿婆马上拉起,说道:免礼,免礼!客人回道:这是晚辈的礼节,应该的,应该的。拜年之礼仪,虔诚而隆重。

问候叩拜完毕,就要请客人上八仙桌喝茶了,阿婆当然要坐上席,客人再按辈分及长幼顺序入座。这八仙桌啊,阿婆在腊月里就清洗了好多遍了,桌面锃亮得能照见人影。桌上摆的都是阿婆自做的糕点,油糖,麻花,炒花生,炒瓜子……烧得滚开的茶壶提上来,凤凰三点头,注入客人的茶杯里,茶香氤氲,欢声笑语,左一声右一声称赞阿婆的糕点好,阿婆自然是喜笑颜开!

喝茶完毕,客人围着火笼把酒话桑麻,阿婆的儿媳正忙碌着待客的第二道程序,就是“过中”,或是米酒汤圆,或是鸡蛋面条,或是糖水米子,得给胃垫垫底,因为吃饭还得等一时半会呢!

年饭醉讲究了:先是冷盘,把煮熟的猪肝、香肠、猪耳朵、猪肚子、猪头肉等,冷却后切好摆成精致的图型,方才端上来;然后是上蒸菜,肉糕、绿豆圆子、鱼头、牛肉、排骨……花样繁多呢;接着上火锅,或是土鸡炖胡萝卜,或是蹄?o炖藕,或是排骨炖海带,锅底舔着温柔之焰,锅内翻滚着趵突之泉,袅袅蒸气从锅面升起,那个香啊,令人沉醉;紧接着上炒菜,菜薹啊,竹笋啊,木耳啊,一盘接一盘,当然少不了鱼和年豆腐;醉后上的是汤,鸡蛋汤或是银耳汤。满满一桌菜,看着养眼,吃着暖胃!

阿婆呢,依然当仁不让,端坐上席,谁叫她是“活先人”呢,后辈们忙不停地夹菜,杯盏相碰,喧哗热闹。这样的日子,从初一直至十五才结束。

其实,阿婆离世25年了,可我还是忘不了阿婆的年,那隆重、虔诚、喜气的年,那缱绻亲情、捡拾温暖、潋滟生动的年,那传承千载的中国味道的年!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