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宜昌首届文化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从2012年11月开展以来,在宜昌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文化经济也成为市民热议的一个话题。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发展步伐,把宜昌建设成为“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因此文化经济发展更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宜昌城市正处于竞进发展的大好环境中,文化经济如何为宜昌发展增添正能量?带着这个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宜昌首届文化经济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负责人。文化经济大潮席卷而来
记者:宜昌首届文化经济人物评选活动开展已有2个多月时间,我们看到,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文化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呢?
负责人:据专家权威的解释,从学术概念讲,文化经济是研究文化领域利用经济规律的形式、特点及社会的文化需求与社会物质基础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非生产性劳动经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态和重要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文化和使用文化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是从文化理论与经济理论的互相结合上来考察文化商品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经济学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
从发展角度来看,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正在成为国家之间竞争力的表现,可以说,文化经济的大潮正在席卷而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抢抓“文化经济”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奋斗目标。“宜昌首届文化经济人物评选”正是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展的活动,为宜昌发展增添正能量。竞进的宜昌唱响文化经济大发展记者:目前,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宜昌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化经济将对宜昌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负责人:《湖北日报》日前专门聚焦宜昌城市发展,重磅刊发了《产城共融筑大市》一文,报道了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稳健起步的新闻,文章对“既大又强,特优特美”进行了全面描绘:
城市多大?宜昌城市规划确立,到“十二五”末,城区规模为200平方公里、200万常住人口。将再造一个宜昌。
城市多强?到2016年,GDP达到5000亿元。其中六大支柱产业中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值过1000亿元。
城市多优?就是一流的城市规划、醉优的发展环境、舒适的生活家园。
城市多美?山美水美如画卷,城美人美灵秀来,进一步凸现“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城市形象。
宜昌竞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省委省政府对宜昌寄予厚望。1月22日下午,正在召开的省人代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来到宜昌代表团,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他提出,宜昌要坚持“乘胜竞进”,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
在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文化经济正在成为宜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宜化集团、安琪集团、稻花香集团、人福药业、枝江酒业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企业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成为宜昌的名片。更有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奋进。
实际上,文化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宜昌要排先争位,就要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打造宜昌文化经济品牌集群,从而带动宜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更好彰显宜昌文化经济的先进企业典型,“宜昌首届文化经济人物评选”活动特别设立了“宜昌文化经济杰出贡献奖”“宜昌文化经济创新发展奖”,与“宜昌文化经济功勋人物奖”“宜昌文化经济风云人物奖”“宜昌文化经济创新人物奖”一起组成本次活动大奖方阵,将树立宜昌文化经济发展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