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旅游业如何转型应对?

   2013-01-24 8500
核心提示:1月18日,省旅游局召开智慧旅游四个一成果发布会,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宣布一卡玩遍、一机玩转、一键敲定、一厅全看四项成果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湖北智慧旅游工程完

1月18日,省旅游局召开智慧旅游“四个一”成果发布会,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宣布“一卡玩遍”、“一机玩转”、“一键敲定”、“一厅全看”四项成果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湖北“智慧旅游”工程完成初步布局,全省旅游迈向了智慧旅游的新阶段。

从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对宜昌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宜昌旅游业该如何应对?

传统旅游面临深刻变革

宜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但传统旅游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操作流程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出行方式与需求了。面临着“变则兴、不变则亡”的危险境地。

去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随后,“智慧旅游”也被写进宜昌“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实际上,早在2008年,宜昌就已经接受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在全省率先推出“旅游年卡”,市民只需要花100元购买一张旅游年卡,一年内可无限次地玩遍宜昌所有年卡景区。

这仅仅是一个起步,而智慧旅游中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从而实现游客、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共同受益。

对于旅游者来说,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让游客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全面了解旅游资讯,“淘”醉优惠的景区门票、车票,刷手机二维码即可入住智能酒店……

对于旅游管理部门而言,智慧旅游通过定位、统计、安全和反馈等系统,全面了解游客需求、景区动态、意见建议等内容,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帮助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

对于旅游企业醉现实的利益,就是提供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通过旅游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智慧旅游,正在演变成创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的标杆。

助推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在宜昌,绝大多数旅行社、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部分企业实现了景区门票、旅游线路、宾馆酒店和旅游交通网上营销。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是我市醉早从事电子商务的旅游企业,目前约有30%的游客来自网络订单。

当下,宜昌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旅行社、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正在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视频营销、微博营销、互联网社区营销、短信平台营销甚至线上虚拟旅游的体验式营销等营销模式,推动宜昌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型升级,重塑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格局。

长江三峡旅游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邓立中透露,该公司今年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官方网站,把长江三峡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对外统一宣传、推介、销售“长江三峡”这个国际旅游品牌。同时将长江三峡旅游网、三峡大坝旅游网和宜昌旅游资源网合并成一个网,将客源地营销网与客源地市场网进行“对接”。

同时,大三峡国旅、长江观光、海峡旅行社等一批旅游企业也将旅游线路与网络进行有效“对接”,有的旅游企业正在着手跟“天猫”、“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合作,开辟新的网络营销渠道。

由于受智能手机未完全普及、手机应用资费较高、支付技术尚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市智慧旅游才刚刚起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完善基础设施造福百姓

在今年全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张友兵在微博上呼吁:“建议政府考虑借鉴杭州经验,宜昌城区尽快推行免费WIFI全覆盖。”很快,得到宜昌市民的热烈响应。

“目前,宜昌正准备申报无线智慧城市,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电子政务办主任王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智慧旅游已经有不少探索和成功的实践。但是,与具备地理和交通优势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宜昌部分旅游景点,尤其是自然风光景点,多位于山区地带,连手机信号都难以全面覆盖,何谈各种上网条件乃至3G呢?

因此,智慧旅游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这样的基础建设投入,远非旅游主管部门凭借一己之力所能完成,需要多部门协调共同努力。

我们期待,在这10年的智慧旅游建设中,宜昌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提升部分旅游景区和欠发达地区软件和硬件条件的同时,能够有效推动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给当地的百姓送去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让智慧旅游在惠及外来游客的同时,更多地造福当地百姓。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