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三峡国际旅游茶城锣鼓声声,茶香袅袅,由市农业局、市总工会、夷陵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宜昌三峡茶城集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首届三峡斗茶大赛隆重开赛。
当天,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万福祥,省农业厅果品办调研员、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宗庆波,市政协主席李亚隆,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熊长权,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罗志勇,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等省市区领导和茶叶专家亲临斗茶现场,品茶、看茶、评茶。更有来自武汉、十堰、襄阳、孝感、黄冈的业内人士奔赴宜昌共享斗茶大赛。夷陵区政府副区长黄光学主持仪式。夷陵区委副书记彭定新,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熊长权,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罗志勇,宜昌三峡茶城集团董事长黄宗虎,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万福祥依次致辞,省农业厅果品办调研员、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宗庆波宣读竞赛规则,湖北和合永安万生堂茶叶代表参赛队伍致宣誓词。在阵阵礼炮声中,市政协主席李亚隆宣布斗茶大赛正式开始!
首届斗茶大赛以“茶韵佳茗·绿色共赢”为主题,分“专家品鉴”、“自报家门”、“产品推介”、“才艺比拼”、“唇枪舌战”5个比赛环节,是集文化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行业性盛会。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了省内的40多家茶企、茶馆、茶商报名参赛,经专家严格评定和多轮预赛筛选,来自兴山、秭归、五峰、长阳、宜都、夷陵等县市区以及襄阳市的17家单位齐聚大赛,共同角逐3个团体和4个单项奖,精彩演绎了湖北省首场“煮水比茶、决出品第”的茶事盛宴。邓村绿茶集团勇摘桂冠,湖北昭君生态农业公司夺得亚军,湖北和合永安万生堂茶叶公司获得季军。三峡茶叶公司等5家公司荣获优胜奖;水竟茶叶公司等3家茶叶企业获得优秀品质奖;萧氏集团等3家企业获得优秀推介奖;裕茗堂茶叶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优秀才艺奖;秀水天香茶业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优秀辩论奖。
据了解,斗茶又称“斗茗”或“茗战”,始于唐代,兴于宋朝,极具趣味性、艺术性和挑战性,不仅是茶叶优良排名的评比形式,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茶事活动。宜昌是全国享有盛誉的名茶之乡,全市现有60多万名从业人员奋斗在茶叶种植、生产、营销一线。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茶叶行业劳动者的整体技能水平,将为广大茶企提供增进了解、扩大交流和提升技艺的平台,既是对宜昌名茶的全面展示,也是对三峡茶文化的深入挖掘,更是对鄂茶品牌的集中宣传。
作为活动主要承办单位,三峡茶城于2007年2月被纳入商务部“全国首批重点联系市场”,2009年7月被确定为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并先后通过全国绿色市场、全国重点茶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等行业认定。公司秉承“兴业富农、茶通天下”的经营理念,着力搞活茶叶流通,努力扩大消费市场,年茶叶交易量3.28万吨,交易额13.11亿元,构筑了宜昌茶走向全国的绿色通道,为推动湖北茶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届斗茶大赛是由夷陵区人民政府联合市农业局、市总工会共同主办,由宜昌三峡茶城集团具体承办的一件盛事,来自宜昌、襄阳等省内的17家茶叶企业参与此次盛事。此次大赛对弘扬宜昌茶文化,塑造宜昌茶品牌,带动20万茶农增收,起到平台推动作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宜昌茶产业的提档升级,壮大茶产业规模意义重大。
就今后茶产业的发展,刘洪福说,下一步,夷陵区将围绕茶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推进产业与文化、产业与旅游的对接,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推广,洁净化茶叶加工生产,通过系列的茶文化茶品牌的推广,来推进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据该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黄光学介绍,此次斗茶大赛的初衷是以茶会友,以茶兴市,弘扬茶文化,推广茶品牌,促进茶产业的蓬勃发展。
黄光学说,去年底,夷陵区组织相关茶叶专家、茶叶企业到四川、武夷山等全国著名产茶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和比较,发现夷陵在基地建设、市场销售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培育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在茶文化的挖掘、推广以及夷陵茶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等方面还有诸多欠缺和不足,因此萌生开展斗茶大赛的想法。
黄光学还透露,此次斗茶大赛,涵盖两个地级市、6个县市区,是大三峡地区的首次茶文化赛事,对做大做强三峡茶产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下一阶段的发展,黄光学说,2013年,三峡茶城将启动二期建设,重点是围绕平湖半岛建设,发展与其配套的茶文化、茶旅游产业,推进夷陵茶产业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