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两会代表委员支招宜昌旅游

   2013-01-11 8430
核心提示:宜昌如何招待游客,两会代表委员纷纷支招打造一条经典都市文化旅游线作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目前醉缺的是什么?很多到过宜昌的人说,宜昌现在不

宜昌如何“招待”游客,“两会”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打造一条经典都市文化旅游线

作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目前醉缺的是什么?

很多到过宜昌的人说,宜昌现在不差名气,差的就是如何“招待”游客,怎样给游客留下一个再来的理由。

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联动开发,一线串珠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宜昌要建设一批高端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一条经典的都市文化旅游线。

民盟宜昌市委员会提出——

打造宜昌都市文化旅游国际品牌

宜昌要抓住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兴建高档次、功能全、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宜昌都市文化旅游国际品牌。

民盟宜昌市委员会提出,宜昌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叠加效应,有国家对三峡工程蓄水后坝库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与政策跟进,有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实施,宜昌打造都市文化旅游国际品牌更有底气和动力。

在突出“两坝一峡”核心旅游区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打造有区域特色的高端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中外宾客畅游宜昌的奇山异水,饱览民俗风情,品味历史文化,领略水电之都。

市人大代表汤磊建议——

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联动开发

“三峡库区周边、峡江沿岸是古代巴楚文化、峡江文化的发祥地。”市人大代表、夷陵区三斗坪镇镇长汤磊建议,对三峡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加工,建设中国三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包括民族民俗文化村、民间工艺美术商贸城、民族歌舞技艺团等。

他建议,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的投入,将山水观光、水电文化观光、历史文化观光、民俗文化观光、漂流等旅游产品联动开发,做大做强三峡文化和旅游支柱产业。

市人大代表胡志莉建议——

一线串珠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

“打通三峡人家车溪青龙峡景区以及文佛山长阳清江的断头路,改造现有的旅游干线通道,将三峡人家、车溪、青龙峡、文佛山、清江画廊一线串珠,形成方便快捷的旅游大通道。”市人大代表、点军区区长胡志莉建议,尽快完善宜昌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加快构建江南旅游大通道,纳入全市交通路网总体规划并尽早实施。

她说,我市中心城区周边区域,知名景区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但交通连接不畅,成为制约建设宜昌旅游大市和景区联动的醉大瓶颈。建议尽快规划建设三峡人家至清江的快捷通道(三峡人家至长阳318国道王子石),总里程约50公里。近期首先打通点军与夷陵区、长阳景区的断头路,即建设文佛山至清江画廊通道,全长13公里,尽快规划建设,尽早通车受益。

市政协委员郭刚清提案——

在柏临河畔建三峡古城商业街

古代建筑更具民族风情,更具旅游特性,能弥补现代高楼大厦在建筑风格上的不足,增加游客向往度。

市政协委员、伍家岗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郭刚清提出,在柏临河流域规划建设三峡古城商业街,让游客游览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后,品尝品尝宜昌的特色小吃,欣赏一下宜昌的地方文化,然后离开时再带点宜昌的土特产品。

他建议,对柏临河流域实行整体规划设计、分片分段开发。河流东岸建吃喝玩乐一条街,河流西岸建旅游购物一条街,道路以步行街为主,街道、店面与古建筑相符,如三峡老街、屈原街、昭君街等。河流下段可筑一浅坝,保证河面水质清澈,在河上兴建仿古木桥数座,便于两岸通行。

市政协委员廖湘辉呼吁——

抓紧复建墨池书院古遗址

墨池书院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宜昌的发脉之地、祖居之地,见证了夷陵变迁,承载着宜昌文脉。宜昌城区历经战火,历经劫难,幸存的文物古迹少得可怜。

市政协委员、三峡大学工程研究中心廖湘辉教授呼吁,抓紧修建墨池书院古遗址,利用已经预留的1000平方米土地,复建墨池书院,书院以明清风格为基调,开发地下空间,突出旅游、教学、展示、收藏等功能。复建洗墨池、尔雅台、书屋、石刻、梅林等古迹。

在建设模式上,可采用政府出地、文化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模式,给予一定期限的使用权用于开办古玩城、文化艺术品交易等,增加宜昌旅游亮点,提升宜昌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