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流媒体聚焦兴发旅游产业

   2012-11-17 6440
      8月20日至21日,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中国旅游报》、《新产经》杂志等在内的中央主流媒体一行10多人组成采访团,来到王昭君故里宜昌兴山县和华中绿肺神农架林区,就兴发集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不同方式进军旅游产业展开认真考察,并就如何整合兴山、神农架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据悉,中央主流媒体组织如此阵容采访团就宜昌大型企业专题采访尚不多见。

  在昭君故里,昭君娘家第72代后裔王作权带领一班汉仕女打扮的演员,向采访团展示了具有兴山特色的围鼓、地花鼓、薅草锣鼓,特别是昭君出塞场面,记者们观看数遍,并不停抢拍画面。新华社、中新社当天即将这些精美画面传回并被及时向全球发布。

  尽管采访团的记者们一个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在兴山嘲天吼漂流景区,大家还是都被这刺激且互动强烈的旅游项目吸引住了,纷纷长枪短炮拍个不停。得知当天漂流游客可能超过5000人、高峰期曾创下8000人纪录时,他们称赞这一绿色环保新颖的旅游项目前景会更广。

  随后的采访考察中,大家还奔赴神农架林区,考察兴发集团旅游企业旗下的多个景点和接待中心,大家纷纷称赞神农架果然名不虚传,值得一游。

  采访将近结束,笔者分别采访了几位资深媒体人士。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赵永琦建议,神农架全国甚至全球闻名、昭君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嘲天吼漂流刺激亲近,这些资源十分难得,目前兴发进军旅游,既代表了兴发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是兴发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一种挑战。他建议要整合资源,用神农架、昭君故里吸引远范围的游客,用嘲天吼吸引宜昌城区及周边城市圈内的游客,然后将这两类游客通过引导实现旅游渗透,既能让游客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又实现了资源的优质利用。

  经济日报摄影部主任李景录表示,采访中他感受到了兴发旅游企业周到、细致的服务,他希望这种服务理念能贯彻到每个景区,精致服务是景区将来竞争的利器。光明日报经济部主任董山峰、科技日报摄影部主任周维海分别表示,在推广中兴发要淡化兴发强调景点,同时,兴发旅游公司要引进一些成熟的服务配套企业进驻景区。同时建议嘲天吼是否可考虑推出夜漂等更新颖更刺激的漂流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醉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的记者则建议,兴发旅游集团要在完善自身功能的同时,做好高水准的推广,通过旅游战略的逐步实施,夯实兴发集团新的经济增长极。《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长兼总编辑王亚东、《新产经》杂志总编辑张万武等表示,兴发集团旅游产业吸引力强,有很强的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晋永权等则在采访团大多数成员返京时仍然留在兴山采访,进一步挖掘兴山旅游资源。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