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执行新闻媒体“走转改”要求,1月3日,在宜都天峡特种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峡公司”)大力支持下,本报记者与随机抽取的25名宜昌市民一同走进了世界鲟鱼养殖核心区、“世界鲟都”天峡公司。
一场瑞雪为本次“走进‘世界鲟都’”活动增添不少喜气。上午10时许,活动专车抵达宜都红花套天峡公司总部,公司总裁蓝泽桥和管理人员早早的在门口迎接。25名读者,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通过地下长廊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高密度养殖的各类鲟鳇鱼。“一百个立方,产2万斤鱼”,听到导游的介绍,读者们纷纷惊叹如此不可思议的工业化养殖。而在青林寺农户家中,楼上住人、楼下养鲟的新模式,让其中不少读者也有了养殖鲟鱼的意向。
号称“黑黄金”的世界顶级鱼子酱、与燕窝齐名的鲟鱼软骨、生鲜的鲟鱼片刺身……10余种鲟鳇鱼大餐,给25名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满足了大家的味蕾。天峡公司负责人介绍,鲟鱼工业化养殖,是高环保、高收益的工程,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接下来,天峡将与三峡晚报联手,推出系列活动,让晚报读者亲身感受、了解身边的“鲟鱼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