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万人长跑在点军区江南大道举行

   2013-01-01 13300

    谈秘书长介绍,宜昌元旦长跑分几个阶段。从长跑路线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84年第一届到2004年,一直是在宜昌城区内跑;从2005年开始,元旦长跑开始紧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城市道路建设到哪里,元旦长跑就跑到哪里。从长跑的类别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4年到1992年的元旦长跑,除了集体长跑,还增设个人竞赛。因为竞赛需要保证有效距离、保证交通安全等条件,其后因为条件限制取消了个人竞赛,2008年第25届元旦长跑恢复了个人竞赛,今年又取消了个人竞赛。

    回忆起醉初的元旦长跑,谈秘书长感慨:“以前集体长跑每年的路线都差不多。都是在西陵剧场,就是在现在的均瑶广场集合,然后沿着西陵一路、沿江大道、一马路、隆康路、云集路、东山大道跑。”城市“跑”壮了变靓了

    谈荣昌说,从2005年开始,元旦长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时的市领导要求元旦长跑要与宜昌城市的发展紧紧相连,城市发展到哪儿长跑就跑到哪儿,让市民切身感受身边的变化。

    此后,每一年的迎新长跑,都是放在不断拓展城市骨架的道路上进行。2005年,沿江大道延伸段竣工通车;2006年,西陵一路改造完工;2007年,城东大道一期工程通车;2008年,城东大道全线贯通;2009年,桔城路改造完工;2010年,新的宜昌火车东站落成;2011年,东山四路明珠段通车;而今年则是放在了刚刚改造竣工的江南大道上。

    在宜昌市第27届元旦长跑暨东站广场、东站路项目竣工庆典仪式上,市长李乐成就曾表示:“我们把长跑活动选在新年的前一天,选择一个新的城建项目竣工地,意在纪念取得的新成就,意在迎接我们跨入新时代!”

    城市道路建设到哪里,元旦长跑就在哪里进行,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确实让宜昌市民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足迹,也分享着家园变化带来的喜悦。昨日,在长跑的队伍中,宜昌市外校校长赵国胜和6名校班子成员带领着700多名外校师生参加长跑。该校政教处主任陈雅文表示,该校是首次参与元旦长跑,看到江南大道的变化十分欣慰,“到学校必经江南大道,以前坑坑洼洼,现在宽阔平整,而崭新整齐的路灯、红绿灯,两侧绿化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今后,孩子们上学、放学更方便、更安全。”幸福长跑无“终点”

    今年元旦长跑的形式为集体长跑,全程往返5000米,今年的长跑活动与江南大道改造竣工典礼同时进行。近年来,元旦长跑与宜昌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每年的长跑都在不断拓展城市骨架的道路上进行。

    长跑现场,不少市民感叹江南大道的变化之大。市民余先生告诉记者,江南大道改造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以前来这里时,常常堵车,而且坑坑洼洼的路面很不好走、灰尘很大,今天再来看,才发现变化真的太大了!”

    宜昌人用长跑的方式迎接新年,已坚持了29年。29年的坚持,让元旦长跑成为宜昌的城市品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喜爱上了这一项运动。每天清晨傍晚,沿江大道随处可见长跑锻炼的中老年人。而每次元旦长跑,自愿报名者都是爆满。据宜昌市体育局统计数据显示,第25届元旦长跑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达到11435人,而第26届元旦长跑,总人数突破1.2万人,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数均创下历届之醉。而第28届元旦长跑,有12456人参加,创下了历届元旦长跑参加人数新高。今年,报名的人也很多,但出于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主办方控制了参与人数,并取消了个人竞赛。

    采访中,众多市民、专家均希望能将元旦长跑继续办下去,让其成为宜昌的名片和品牌。从第一届就开始参加长跑、现为葛洲坝中学体育老师的陈新国坦言,开展元旦长跑可以倡导全民健身,同时,还有利于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另外,还能锻炼团队合作能力,“除了每年参加元旦长跑,平时我也会坚持长跑,可以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好处,精神百倍,一年难得感冒一次。”

    宜昌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专家张建新认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三高、富贵病却呈逐年增多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说简单点就是吃得太好,动得太少。坚持长跑等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防范疾病发生,值得提倡。

    宜昌市体育局副局长丁鹏表示,宜昌市元旦长跑作为一项传统群众体育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会长期坚持下去,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这项活动,共同见证和分享城市的发展成果。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