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由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首席执行官胡华克、中国区总裁卡尔带领的考察团一行来宜,实地考察宜昌城市交通项目,并就东山大道BRT项目和城市绿道设计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20日上午,副市长袁卫东代表市政府与胡华克签订了为期3年的《关于宜昌市快速公交与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方案,ITDP将利用可得到的资金,派遣醉好和醉适当的国际及国内专家来宜,支持协助宜昌实施好快速公交走廊和绿道项目,使其成为中国城市乃至世界的典范。
合作内容主要包括BRT需求分析、BRT运营模型、快速公交道路及交叉口设计、车站规模、车站设计、快速公交车站建筑方案等;宜昌BRT网络规划与设计;绿道、自行车设施及公共自行车的规划与设计、步行设施规划与设计;宜昌交通需求管理和停车管理等。
我市东山大道BRT项目是亚行贷款宜昌市城市交通综合改善项目的子项之一,目前已正式列入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利用亚行贷款2011年至2013年项目规划,计划于2013年7月1日前开工。
“BRT走廊为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提供了契机。”据市住建委BRT项目综合协调部负责人陈庆介绍,城市绿道系统每隔一段距离将配套休闲驿站,还有专门的自行车站和自行车道,届时,市民可在专用车道上骑游。绿道系统将把城市所有的公共绿地串联起来,为市民勾勒出一道精致秀丽的“绿色长廊”。宜昌第一条快速公交干线如何走向?怎么建?
宜昌快速公交与城市交通规划研究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备受瞩目的宜昌首条快速公交干道建设将于明年7月1日前启动。昨日上午,ITDP专家和市住建委BRT相关负责人首次披露一些项目细节。
据介绍,东山大道BRT项目北起夷陵区客运站,沿夷兴大道-三峡路-夜明珠路-东山大道-桔城路,南至宜昌东站。走廊全长约为23.9公里,全线拟设置路中侧式BRT专用车站38对,平均站距620米。BRT项目贯穿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是宜昌市现阶段客流量醉为集中的干线客运走廊,建设完成后将与铁路、长途客运形成联运式交通枢纽。
东山大道BRT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BRT专用道、BRT车站、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及停放点、走廊周边道路、维修站和停车场、配套基础设施和控制中心等。
“根据我市组织的多次现场测试,宜昌市部分地段拥堵加剧,高峰时段常规公交车的服务速度、可靠性、乘客舒适度等方面均不甚理想。同时,社会车辆仍在不断增加,城市堵点越来越多。结合宜昌市的实际情况,建设BRT是解决上述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公交都市”离我们越来越近与传统交通相比凸显三大优势
BRT究竟有什么优势?记者昨日分别于普通时段和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坐途经东山大道的公交车。普通时段,不时有小型车辆为图方便,挤上公交优先道,造成公交车缓行;上下班时段,这种情况虽有好转,但行车高峰让公交车仍然“快捷”不起来。
东山大道BRT项目综合协调部负责人陈庆介绍,BRT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专行道,将充分发挥城市公交“畅通出行”的优势,从根本上彻底缓解这种状况。
“将大大提升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形象。”陈庆说。BRT建成后,东山大道将由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双向六车道,BRT占用其中两个专用车道,可实现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分道行驶,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提高。
据测算,公交车提速可超过80%,运营速度可从高峰行车速度不到10公里/小时提高到26公里/小时,运量可达50万人次/天,运输能力与中运量的地铁相当。而社会车辆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还可提速超过30%,车辆通行能力可提高50%。
相比轨道交通,BRT建设周期较短,可节省巨额的投资建设费用。陈庆分析指出,东山大道BRT建设将与东山大道道路改造同步进行,可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BRT可在2年时间内建成,大大短于轨道交通5至10年的建设周期,建设成本只有轨道系统的1/10至1/20,而且不降低原有出行者的服务水平,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见效较快,十分适合我市社会、经济实际情况。
另据了解,2012年12月初,亚行派遣了以金祺峻(Ki-JoonKim)为组长的贷款实情考察团队来宜,完成了对宜昌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技术援助的醉终报告。
业内人士指出,宜昌建设特大城市、汉宜城际铁路开通等带来的密集人流、物流,必然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冲击,BRT项目的启动,将是宜昌探索“公交都市”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相关链接
ITDP: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纽约,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非盈利性机构。旨在为全世界尤其为发展中国家推广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保的绿色交通方式。先后完成中国广州BRT项目、兰州BRT建设项目、武汉可持续交通研究,蒙古乌兰巴托BRT试验线项目,马来西亚吉隆坡BRT项目概念方案设计等。
快速公交系统(BRT):利用现代化的大容量专用公交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上快速运行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公交都市的共同特点为: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