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打造“爱情天梯”景区值不值

   2012-12-18 4850

  随着“爱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的过世,重庆江津中山镇高滩村的“爱情天梯”成为绝唱。但徐朝清和刘国江却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爱情。当地借助“爱情天梯”这股东风,修建公路,打造旅游景点,以“爱情”为卖点推动旅游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按照当地计划,包括“爱情天梯”在内的整个景区投资26个亿。“爱情天梯”景点将增建护栏,老屋将原貌保存,并修建一座收藏二老遗物的会馆。中山镇文化馆原馆长刘栋林称,正在修筑经过“爱情天梯”景点的道路,计划明年通车。 (据11月4日《法制晚报》)

  赞

  用26亿为“爱情天梯”保鲜

  □子甫

  平心而论,重庆当地斥巨资开发保护“爱情天梯”是很容易理解的。人是容易遗忘的动物,“爱情天梯”的主人公刘国江和徐朝清的爱情再伟大再令人感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那时谁还会记得那座“爱情天梯”,多年以后“爱情天梯”会不会变得破败不堪?重庆江津当地借助“爱情天梯”这股东风,拟投资26亿元打造“爱情天梯”风景区,为“爱情天梯”增建护栏,保存老屋,同时修建一座收藏二老遗物的会馆。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风景区是对“爱情天梯”的一种保护。

  当然,“爱情天梯”已经成为中山镇的一个亮丽名片。借助这张名片,26亿元打造“爱情天梯”景区,虽然存在“经济第一”迹象,但对于优秀文化的打捞和传承也不无裨益。

  再说,投资26亿元,不止是单单打造一个景区,还有通向景区的双向四车道公路,还有景区内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而这些,对于江津区、中山镇及“爱情天梯”下的老百姓,都是有利的——— 山里人已经在享受着其中的惠泽,包括二位老人的儿女。若因为这个景区,通往“爱情天梯”的大道修好了,村民的生活好了,岂不一举多得。更重要的,随着景区的繁华,“爱情”的宗旨进一步深入人心,我想天堂里的两位老人也会高兴的。

  其实,投资26亿元打造“爱情天梯”风景区本身并没有错,用文化推动经济,然后用经济反哺文化,就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只是动辄就花巨资,让人有点看不过去。文化资源开发,终究还是需要坚持科学、务实、理性的原则。

  弹

  商业“天梯”没了爱情味

  □杨燕明

  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地说,我还沉浸在“爱情天梯”的感人故事里,这背后相濡以沫的精神,这背后为爱坚守的情感,很容易触动我的泪点。可如今,一个“爱情天梯”景点的打造,是如此蛮横,又是如此绕过民意,一个动人的故事硬是要被当地打造成景点,坐收门票来买卖爱情,这不仅是对我们情感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爱情天梯”的一种亵渎。

  “爱情天梯”本身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一打造,却似乎变成了“爱情买卖”。毕竟,打造“景区”的原始冲动,必然始于“经济冲动”,而“爱情天梯”却成为被买卖的“产品”。客观而言,“爱情天梯”的打造、修建,没有当地丝毫的功劳,而如今,却成为地方政府的“聚宝盆”、“摇钱树”,这的确爽了当地政府,却伤害着大众的情感。一个如此唯美的故事,却硬生生被“26个亿的投资”给毁掉了。“26亿”元的投资,的确不是“小工程”,而是一个浩大的豪华工程,但“爱情天梯”身上的铜臭味愈重,其实离“爱情天梯”的本意就愈远。

  “爱情天梯”的打造,其醉初的动力,来源于爱情,而非经济利益,可如今要打造成景点,却无疑是在有价地消费无价的爱情,这与“爱情天梯”的本意,无疑是背离的。换言之,精神的东西用物质来打造,只会是一种“毁灭”。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