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珍奇文化,精彩伴游

   2012-12-18 5520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旅游文化市场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流动性、包容性和时代性。近年来,京城老字号企业文化、酒店文化、古街文化以及景区文化,通过融入文化精品,不断引进、创新、提升,凸显旅游文化的高度和广度,向中外游客展现了历史风采与时代风貌。

  □ 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宜昌旅游网 记者 冯新生

  非遗展示进“二坛”,受珍视

  今年春节期间,对于来京访友的香港作家方晓来说,醉让他心醉的场景就是天坛公园的祭天表演。年逾古稀的老作家兴奋地告诉记者,近年,他看了多种带有“穿越”意味的实景演出,但大多数演绎情节都是源于臆想,而天坛公园的表演真实、生动、精彩地反映当年皇帝祭天景况,很值得一看再看。日前,在“天坛祭天文化活动主题研讨会”上,天坛公园园长杨晓东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春节,天坛祭天表演的“皇帝”首次乘坐“礼舆”(轿子)出场,阵容恢弘、壮观。特别是由320人组成的包括皇帝、百官、八旗武士、内廷侍从等皇家祭天仪仗队伍,从天坛的西天门斋宫到祈年殿南砖门,一路行进,展示静鞭、旌旗、幡幢、金八件等仪仗器物,穿插其中的鸣鞭静鞭、跪拜、迎驾等表演,增添了围观者的“穿越感”。据杨园长介绍,天坛的神乐署向中外游人演出的“中和韶乐”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天表演的申遗工作也已启动。

  今年3月23日,记者在地坛公园举办的“北京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看到,众多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集聚于此,各展技艺,精彩展现的非遗产品包括空竹、脸谱、木艺微雕、景泰蓝、骨雕、毛猴、篆刻、料器、雕漆、内画、绢人、绒鸟、烙画、面人、风车等。在表演展示区域,有现场制作糖画,表演拉洋片等,让观众能近距离地参与体验。在展示区,所有展示的工艺品都是艺术家们现场或醉近制作的,对此感兴趣的观众,可在现场向非遗传承人学艺。

  艺术风情进酒店,显奇特

  今年五一节期间,一队身着清朝宫廷样式大红袍、为首有人鸣锣开道的迎亲队伍,来到北京护国寺宾馆门前。队伍在宾馆门口停下后,身穿大红蟒袍、头戴状元帽的“驸马爷”从宾馆里背出一位凤冠霞帔、罩着大红盖头的新娘子,跟着出来的伴娘也是满头翠钿、一袭红袍,脚下还踩着“花盆儿底”。迎亲队伍在喜气洋洋的唢呐声中,走向护国寺古街,引来不少中外游人观赏。记者在护国寺宾馆走访时发现,一入大堂,前台摆着鸟笼、养着蛐蛐,鸟唱虫鸣,仿佛“迎宾曲”。迎面七幅玻璃喷画,把耍猴、“缝穷”、磨剪子磨刀等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市井风情描绘得有声有色。每个楼层转角处,或见大红门楼、青石门墩;或见灰色影壁、戏剧脸谱、老式钟表。每一楼层都是老北京民俗风貌的展示。楼道墙壁上嵌有玻璃展示柜,里面的泥人、绢人栩栩如生地再现胡同人家喝小酒、唱大戏、下棋遛鸟的生活场景。就连入住游客踩过的地砖上,也雕刻着“事事如意”“福在眼前”等吉祥图案。客房内的桌椅都是深色雕花仿古样式,床头背景墙上是描绘“老北京”儿童玩乐场景的壁画。拉开大红的织锦缎窗帘,窗外就是胡同人家四合院儿,可俯瞰玩耍的顽童,树下喝茶下棋侃大山的老人连同说着家长里短的小媳妇,“老北京”风情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北京一些星级酒店的文化创意活动此起彼伏。2012年8月,随着大美海淀——奇石文化艺术展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拉开序幕,“酒店里的博物馆”一词,开始被众多喜爱旅游的网民点击连连。据活动主办方——北京海淀奇石协会领导介绍,民间收藏家提供的价值亿元的藏品在稻香湖景酒店展出期限为一年,众多游客将由此领略华夏大地的奇石文化。据介绍,此次奇石展由海淀区政府号召与引导,酒店提供场地,民间收藏家提供藏品。按照这种模式,稻香湖景酒店还将陆续举办海淀本土艺术家书画展、珍贵瓷器展、汉砖收藏展等活动。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