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之所以引得游人趋之若鹜,不仅在于那里保护完好的古城风貌,更在于沈从文等文化名人所营造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氛围,以东施效颦的方式来复制一个赝品,哪怕是高仿的,又能有什么价值呢?就算新城建成了,游客喜欢看的还是老城,不会因为有了新城就不到老凤凰去了,给“老城减负”显然只是一个幌子。
到目前为止,关于复制凤凰的消息来源,还是凤凰古城旅游有限公司。奇怪得很,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又涉及文化古城,这样的大事情,何至于现在才披露出来?信息披露与开工之间,居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保密工作也做得太好了吧。如此重大的项目工程,有没有进行充分的民意酝酿?如果没有这样的程序,那又是如何立项的?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又是如何通过的?如此刻意保密,是不是想造成既成事实之后协迫公众接受?
这样的决策,科学性很可疑,决策动机也让人怀疑。
事实上,该项目目前还没有完成立项。虽然通过了环评、节能评估、选址和可行性研究等环节,但醉关键的土地预审这关还没通过。那么,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不是凤凰旅游公司在搞舆论营销和试探?所谓舆论营销,就是抛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来引发公众讨论,以扩大知名度和关注度。所谓舆论试探,就是抛出这个话题,来观察一下舆论的反应,为这个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开路。第二,这样的项目,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为了释放凤凰古城的旅游压力,而是为房地产开发贴标签。现在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进行严格调控,以“旅游”项目来通过审批,从而大搞房地产开发,这也是一些地方突破政策的惯用手法。所以,对这样的“新闻”,有关方面需要及时站出来,进行明确表态。
对复制古城这样的举动,我们不仅要批评,更要看清事实真相,切不可成为操盘手们瞒天过海的一个舆论工具,类似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这个项目确实是真的,那决策和审批部门就太让人失望了。以伤害文化内涵为代价,来牟取一点利益,如果都没有人来制止,传承、振兴文化从何谈起呢?在沙滩上,是建立不起来一个文化大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