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力:再学邓小平论旅游

   2012-12-18 334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30周年”研讨会9月1日在四川广安召开,会议组织者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以及到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学习和理解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的重要讲话,共同研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问题。旅游业重温邓小平对旅游的重要论述,很有意义。

  再学邓小平论旅游——在邓小平理论3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杜一力 来源: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宜昌旅游

  国家旅游局三次整理发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旅游业发展的论述。第一次整理是在1990年,为纪念改革开放10周年,全国各行业都进行10年成就总结。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注定所有关于旅游业的历史描述都会从邓小平对旅游业的论述开始。因为此前中国旅游业,呈五“无”状态:无概念、无市场、无规模、无目标、无政策。对于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的要抓旅游业的要求,当时搞旅游业的同志耳熟能详:搞现代化要抓两油(游),石油和旅游;到本世纪末旅游创汇100亿。为把口耳相传的指示搞准确,我们组织了深入的资料搜集,精心整理后上报,通过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印证审核,得到当时小平同志办公室的批准,于1990年第一次在《中国改革全书——旅游卷》全文发表,并随后在《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全文转载。同时发表的还有当时另外几位中央领导对旅游业的论述。第二次整理是2000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主,以国家旅游局1990年整理的资料作为基础,文献室三部全面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审定,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出版了比较系统反映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旅游业思想的历史文献——《邓小平论旅游》,收录了邓小平同志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集中论及旅游的五次讲话和六幅题词、九幅照片, 并于2000年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出版发行座谈会,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共同出席了座谈会,人民日报次日发表了《向世界旅游强国奋进——写在<邓小平论旅游〉出版之际》的评论员文章。第三次整理,就是现在我们正在依据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年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系统梳理小平同志从1977年到1986年十年里涉及旅游业发展的32次谈话,进行研究和学习。这32次谈话如线串珠,更全面、更历史、更系统地反映了邓小平对旅游经济的一贯思想。作为一个文献整理的参与者和旅游工作者,每一次整理都是一次深入的学习,在不同时期的学习都增加了对邓小平论旅游深刻内涵的理解,发自内心的敬佩。

  一、邓小平论旅游醉根本之处在于倡导发展旅游业并且为中国旅游产业定性、定方向、定目标。

  1977年前的中国没有把旅游当做经济产业。邓小平同志是提出旅游业的产业属性第一人。他把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并列,要求放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发展,说“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搞旅游业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要抓利润,利润不是帅也是将嘛”(《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业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大搞呢?”(《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在同民航总局和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的负责人系统谈旅游和后来与工商界人士谈经济时,小平同志两次提出了著名的百亿美元目标要求:“你们搞业务的人要仔细研究一下。同外国人做生意,要好好算算账。一个旅行者花费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五十亿美元。要力争本世纪末达到这个创汇目标”(《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同时提出落实的要求,“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报中央”(《邓小平论旅游》,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小平同志的这个要求成为中国旅游业的第一个发展目标,改变了旅游部门的机构性质,改变了一批同志的人生道路,同时造就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1996年,中国旅游业提前完成了小平同志提出的在本世纪末100亿美元的创汇目标。1997年2月25日上午9点,邓小平同志追悼会,全国旅游局长工作会议代表在大理向丽江行进的途中停车默哀致敬,旅游人以工作和成就告慰伟人。旅游业普遍感念的一句话是,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旅游业。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