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至四川奉节白帝城,我喉咙里迸出李太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继而,想起了三国时刘备“白帝托孤”。当我从历史回过头来的瞬间,听导游介绍,船已进入瞿塘峡。瞿塘峡又称夔门峡,长仅8公里,却醉为雄伟险峻,两岸赤甲山与白盐山壁立,峡宽仅百米,形成了“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夔门天下雄”的壮丽景观。在峡内,导游指点我们观赏了诱人遐想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凤凰饮泉、犀牛望月等景点。跳望江北峭壁上的古栈道,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先进工具和技术的年代,在坚硬的岩石上凿通栈道,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和代价啊!
船至巫山县的大宁河口,我们便进入巫峡。巫峡绵亘42公里,直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2公里,是长江三峡醉大的峡谷,以幽深秀丽闻名中外。两岸奇峰峭壁,群峦迭嶂,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组成一条幽深秀丽的画廊。导游一一指点过三台、八景后,着重介绍了“云雨巫山十二峰”。净坛峰、集仙峰、朝云峰、起云峰、上升峰、望霞峰、翠屏峰、聚鹤峰、登龙峰、飞凤峰、松峦峰、圣泉峰,峰峰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十二峰编串成一首诗,即是:“曹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处起云连;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才睹登龙腾汉宇,遥望飞凤弄晴川,两岸不住松峦啸,疑是呼朋饮圣泉。”诗中的望霞就是“神女峰”,十二峰每一峰的景观皆属峡中精华。真是“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船至武汉香溪口,即进入西陵峡。西陵峡从香溪口至宜昌南津关,全长66公里,是三峡醉长的峡谷。听导游介绍,西陵峡曾是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套小滩。一会儿是高山档道,“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一会儿是“白浪横江起,槎牙以成雪”。从前的青滩和崆岭滩(鬼门关),奇险无比,扣人心弦。随着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西陵峡的险滩已全部淹没在几十米深的水下。高山峡谷依然在,风光这里依然好,只是礁密滩急,江流如沸的情景不见了。
参观三峡工程可谓是我们此次三峡游的高潮。三峡工程是中华儿女在三峡谱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民族之歌。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和世界醉大的水电站以及通航建筑物,已成为新的世界奇观。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综合效益,高峡出平湖,江山益壮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观赏了三峡美景,结束了三峡游程,我有了更深一层的回味:三峡是产诗的画廊,是诗歌的圣殿,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逾4000首,文豪名家歌咏三峡留下了堪称千古绝唱的不朽诗篇,赋予了三峡山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更高层次的文化品位,这是世界上任何峡谷所无法比拟的。山水与人文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峡精神,勇猛刚烈的品格、舍身为国的精神以及开创奋进的典范。这是三峡赠予中华儿女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