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推动会展旅游
——访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与会议署署长潘政志
赴新加坡采访亚洲旅游节之前,记者即已得知新加坡在会展节庆活动方面有独到心得。到新加坡以后,又在市区常常看到诸如露天葡萄酒节、舞蹈节、作家节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活动的广告招牌,不禁为新加坡节庆活动之多而感叹。利用亚洲旅游节活动间隙,记者采访了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与会议署署长潘政志,请他谈了新加坡发展会展旅游方面的情况。
潘政志首先表达了与中国旅游业界合作的强烈愿望。他说,亚洲旅游节是新加坡醉大规模的业内活动,来自亚洲各地的旅游业代表可在此讨论整合亚洲旅游业的战略,共同探索推动旅游业向前发展的方案。虽然亚洲旅游节已经举办到第3届,ITB亚洲旅游展已是第5届,但在中国业界的影响力还不够,因此,这次邀请了河南、云南、浙江省旅游局过来做考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给他们看一下现场状况,看今后几年能否来参展。”
他说,国旅总社、北京首旅、上海春秋等在中国国内具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也有高层来参加旅游业界峰会,他们与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裁、总经理们一起讨论了中产阶层的旅游市场以及未来领袖的培养这两大议题。特别是后一个议题,亚洲企业界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我们知道亚洲经济虽然蓬勃发展,但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是跟不上成长的。希望通过高峰会,中国的公司和跨亚洲的公司可以做一些交流,也希望在讨论后可以达成一些合作意向。”潘政志说。
他说,因为亚洲属多元化文化,因此论坛都以英语为主,如果中国方面有兴趣,可以指定有关中国的话题,专门讨论中国的旅游潜能,可以用中文来讨论。
在谈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业(MICE)时,潘政志表示,这一领域对新加坡旅游业极为重要,因此新加坡旅游局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其发展。去年到访的商务会展游客达到320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2.6%,占了游客总人次的24%。这些游客在新加坡的支出上升4.1%,占旅游业总收入的25%。
根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的全球排名,新加坡连续10年高居亚洲会议城市之首,同时自2006年以来在世界会议城市中稳居前5位,在亚洲独一无二。
亚洲旅游节是新加坡醉大规模的业界活动,今年与会人数同比增长12%,但这只是新加坡活跃的会展活动的一个缩影。2011年,新加坡各行各业主办的会展活动同比增长了46%。
“刚刚过去的9月份,新加坡举办了F1大奖赛分站赛,这也是唯一一个在城市夜间进行的F1赛事。”潘政志说。“F1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大,因为它吸引的不仅是商务游客,更多的是来自对赛车感兴趣的欧美休闲游客。”
他说,类似的大型赛事或展会还有很多。“比如,两个星期前,我们引进了世界建筑节。它本来一直都在巴塞罗那举办,但经过我们的争取,现在要在这里举办3年。”
在他看来,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商业城市的地位,优良的商务会展“生态系统”,亚洲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这些都是新加坡会展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潘政志说,在配套设施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金沙集团投资的滨海综合娱乐城是醉新的旅游景点。年底将开业的河川生态公园将是中国政府赠送的两只大熊猫的栖身地。10月下旬,新的新加坡滨海邮轮中心也会投入使用,可以停靠世界醉大的邮轮。2014年还会有一个体育城落成开业。
在谈到中国市场开发时,潘政志表示,新加坡的热带圣诞活动独具特色,新加坡旅游局将在今年圣诞前在中国做推广。明年,还会继续推介“我行有我新加坡”这一品牌,主攻北京、上海、广州等比较成熟的市场。“我们会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更好地定制游客的行程,希望他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的万种风情,而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