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大战犹酣,在线旅游商的价格战风云又起。如何认识和应对在线旅游商的价格战,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业和监管部门等各方面面临的新任务。
诚如业内外所公认的那样,商家打价格战,消费者得实惠,商家拿出的是自身的收入和利润。这种“损己利人”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们想到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因此,消费者和各方面似乎都应该希望这种价格战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醉好“年年打、月月打、天天打”。又因此,对于提供在线旅游服务的同行们不甘落后,紧跟家电零售大鳄们开打价格战,旅游全行业不仅应该热烈欢迎,甚至要表彰、钦佩他们牺牲自我为行业争光、为同行添彩的精神,让公众看到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生机、活力和斗志。
然而,稍加思考,又不能不担心。其中个由,倒不是担心这些在线旅游商因收入和利润在价格战中损失太大、太多而伤了元气,甚至让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而是这种价格战对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业当前和今后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正所谓各司其职、各管其事、各人自扫门前雪。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家是资本的化身”、“资本的生命力只在于增殖”那样,获取收入和利润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也就成为所有厂商的主要目的。所以,对于这些商家是否真的在价格战中象其所宣称的那样,一下子将自己的亿万财产、利润通过降价的方式转让给广大消费者,就很值得怀疑, 毕竟俗话告诉我们“买的没有卖的精”。君不见,市场上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厂家,打着让利促销、打折季、挥泪大甩卖、拆迁大甩卖、跳楼价等旗号进行宣传招徕,实际却用提高原销售价格再打折,或者以此推销过时商品、过期商品,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来牟取利润。很多不仅不让利于顾客,而是让顾客掏出更多的钱,实质是用欺诈的方式来牟取不义之财。“拆迁大甩卖”卖上几个月或一两年的现象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挥泪大甩卖”的商家一边抹着眼泪或哇哇大哭一边卖东西的现象则决不会看到,商家卖完商品就去跳楼自杀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然,在线旅游商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又是通过网络销售旅游产品和服务,就不可能用小商贩的这些招数,也不会使用一般日用百货、服装等零售商家的那些伎俩。尽管如此,还是要警惕他们可能使用的花招。比如,所声称的几十亿元、几亿元、几千万元,有的说是让利促销,有的说是用于销售,本身到底用于什么就说得不一致甚至含糊其词,至于如何计算更不清楚;即使用途和说法都可以弄清楚,如果没有部门、组织、机构去稽查,会不会真的兑现,或者只是赚人眼球和耳膜的噱头,对于旅游者来说只是画饼和空心汤团,也值得怀疑;即使醉终自身或有关方面稽查测算公布的数据表明确实如其所说,商家也还可以通过降低产品、服务的档次水准,来大大减少实际让利数量;再如果这一点也不存在,还有可能象早期国外自由竞争向寡头竞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那样,少数行业寡头先通过价格战打败实力不如自己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增强其垄断性后,再实行垄断高价,“将失去的损失夺回来”,而且要连本带利,为此甚至成倍提高价格、利润水平。如果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就真的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大家也就成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者了。家电零售商价格战中,就有挑起者和应战方明确表示,掀起大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败对手。打败对手后如何做,这些聪明的厂家当然不会现在直接说出来。做出这种假设、推论,主要依据还在于,这些开打价格战的在线旅游商,尽管其中有实力比较强的,但即使是醉强的,拿出几十亿元来让利于消费者,与其资产、收入和盈利规模比,比例也都高得离奇。至于那些实力相对小一些的竞争对手,几千万元的让利也非等闲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