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对假日旅游影响的思考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决定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对行驶在收费公路上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实行免收通行费。笔者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在发展中更好地惠及民生的精神,是一项利国利民、顺应民心的好政策,从而也引发了自己对这一政策的一些粗浅思考。
思考一:这一政策将会给民众假日休闲出行方式带来重大的改变。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14亿辆,全国汽车驾驶人达1.86亿人。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拥有巨大的汽车拥有量和庞大的汽车驾驶人群,正在快步进入汽车社会。重大节假日是广大城乡居民集中出游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假日里邀请三五朋友或者带上家人驾车出游,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惬意的出游方式。然而面对高昂的过路费成本,不少怀揣自驾梦想的游客很是“纠结”,只能忍痛割爱,与很多汽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在休闲出行方式中选择自驾出行的比例仍有差距。相信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会极大地降低诸多“有车一族”的出行成本,促使很多游客在重大节假日愉快选择驾车出行,必将会带动我国汽车社会从初期的上下班代步阶段向休闲远行阶段加速转变。
思考二:这一政策将会对假日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相应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带来的不仅是国民休闲出行方式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相关部门提供相关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好的政策只有落实得力、真正惠民,才会使人民更加满意,否则,只会成为“闹心工程”。免费并不是免责,免费并不会免掉相应的交通救援、疏导、游客接待等服务。免费政策带来的将是自驾游客的大幅增加,相应的对相关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交通部门为例,在节假日将会面对比平时更多的汽车通行量,对交通疏导、交通救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设置,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以旅游部门为例,自驾车游客增加,围绕自驾游带来的停车场、自驾营地的建设和自驾车出行服务信息的提供、旅游交通标示牌的设置、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提供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妥善解决。
思考三:这一政策将会对旅行社企业运营模式转变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短线自驾旅游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自由行的日渐火爆对旅行社企业经营,特别是在短线团队旅游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相反地,广大自驾车游客对于携程、去哪儿、艺龙等提供专项订单式服务的旅游在线服务商是越来越青睐有加。笔者预计,随着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出台,自驾游旅游市场将会得到充分释放,在重大节假日选择自驾游的游客会大幅增加。这不仅会对传统的以旅行社为龙头、以旅游线路出现在市场上的点线旅游运行方式产生更大的冲击,还会使本来就“狼烟四起”的传统旅行社与旅游在线服务商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应对这一市场变化趋势,也许将催生基于满足散客个性化需求,以旅行代理商和散客服务商为主体,依托旅游目的地资源性质提供个性化旅游项目的板块旅游运行方式。
思考四:这一政策将会给广大自驾游客带来不可避免的多重挑战。重大节假日选择自驾出游方式,带来的不仅是自驾出游的乐趣,更是对广大自驾游客综合素质的考量。自驾车旅游者一般都具有收入高、素养好、中青年居多、群体性活动等特点,近年来在维护旅游秩序、塑造文明旅游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炫富一族”,年轻气盛,出门在外,处处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开“斗气车”、“英雄车”,同时由于道德素质差、团队意识不强、旅游行为不检点,发生一系列“口舌之争”,甚至出现一些危及出游安全的严重问题。其实,自驾游仅是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游形式,与其他旅游方式并无本质区别。随着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出台,面对自驾旅游的滚滚车流,广大自驾游客不仅要做好交通条件、体力、经济、时间、驾驶技术、维修技术、地理知识等的准备工作,更要做好道德素质的及时“充电”,提高自己的文明出游能力。唯如此,才能使自驾游在降低出游成本的同时,体验到更多的由于选择自驾游带来的独特乐趣。(作者单位:山西省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