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才能创新:旅游营销的全球化新思路

   2012-12-18 3050

  ●观察

  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整个旅游行业、尤其是旅游营销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旅游营销研究领域亟须应对上述挑战,做出系统性的理论突破与实践总结

  □ 魏小安 来源: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宜昌旅游

  旅游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真正的普遍应用始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而进入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整个旅游行业、尤其是旅游营销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旅游营销研究领域亟须应对上述挑战,做出系统性的理论突破与实践总结。

  第一,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首先是手段的整合。曾几何时,旅游营销还只是个说法,但是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尤其是在城市品牌的竞争中,旅游营销大热。钱花了大把,绩效究竟如何?除了个别地方以外,没有全面的旅游营销绩效评估,多数还只是满足于“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声”,在互联网时代,这些追求都有点文物的感觉了。郝康理、裴红义两位作者近期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全球旅游整合营销》一书,把旅游营销置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不排除传统手段,但更强调各种手段的创新。传统手段包括纸质、广播、电视、户外,新手段包括短信、视频、网站、博客、播客、拍客、微博、3G等,现在更是形成了跨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更显立体化、组合化、系统化。

  第二,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是渠道的整合。在发展过程中,全国旅游营销大体上走了三步。一是初步,是敢吹、会吹、经得起吹。全国而言,敢吹基本可以打一百分,“老子天下第一”充斥,经得起吹至少普遍及格,但会吹很多不及格,关键是现行体制下缺乏营销绩效评估,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好的作用。二是进步,是二次营销,深化营销,多渠道,多方式。这些做法也在逐步起作用,体现了各级旅游局和企业的与时俱进。三是大步,是从目的地营销到客源地建设。需要从客人的角度来想一想,客人到底需要什么?很多营销往往使客人真正接受的信息是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甚至是第四层次传递下来的信息,钱花了不少,客人却没有得到有用的第一手信息,尤其是没有得到公共性信息方面的服务性信息。所以就要从生产者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的核心就是客源地建设。

  第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是信息的整合。目的地营销效果到底何在?缺乏真正研究。这样就造成当前的旅游营销流于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一般化的局面。由此需要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即旅游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把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市场上去。一是“传递”,二是“有效”,因为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有所不同,包涵了海量信息,这样的海量信息的传递就必须研究一些技术问题。大体可以归纳出信息传递的三个阶段。一是强化品牌性信息阶段。现在多数旅游局做的工作主要是品牌性信息工作,这就是解决游客在海量信息中选择“去哪里”的问题。这也是目前醉关注的一个问题,可是真正上从客人的需求来看,只满足于这一点并不够。信息非常多,但是客人的选择毕竟有限,所以要集中有效地提供信息。二是形成服务性信息阶段。服务性的信息解决“怎么去”的问题。服务性信息恰恰是精准旅游的概念,要给客人提供醉大程度的方便,如果提供不了,光说这儿好,怎么去?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品牌性信息就是空的;系列的服务性信息,一定意义上比品牌性信息还要重要,有的时候技术性的信息要重于品牌信息。三是完善后续性信息阶段。后续性信息要解决“是否再去”的问题。感觉不错下次就会再去,同样就会口口相传,称之为“病毒营销”,形成良性循环的状况。让客人来了之后确实有留恋之感,确实能够口口相传地帮你宣传,这就算达到真正的目的。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