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感觉雪山有些“名不副实”
作为北半球纬度醉低的雪山之一,玉龙雪山因其壮丽的冰雪美景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据玉龙雪山管委会介绍,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玉龙雪山景区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1%。
10月9日刚从丽江游玩回到昆明的张女士反映,她们这次去玉龙雪山发现山上冰雪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乘坐大索道上山走上木栈道后,远远地看过去,山峰被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覆盖,一些地方甚至还长有植物,感觉雪山有些“名不副实”。
冰雪消融、冰舌位置上升、冰川面积减小……近年来,游客身处丽江市区就能欣赏到的玉龙雪山“发髻线”上升明显,如同受到“脱发”困扰的中年男子。“冰雪好像没以前多”成为多次前来玉龙雪山的一些游客们的普遍观感,而对于一些丽江市民来说,雪山上冰雪数十年来不断减少也让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长期对玉龙雪山冰川进行观测、研究的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元庆的观测数据印证了游客和市民的感受:“玉龙雪山雪线高度由海拔4800米上升至4860米,冰川厚度平均减薄30米左右。冰川呈现出加速退缩的趋势。”
游客过多?气候变暖?
玉龙雪山冰雪减少等现象,一直以来牵动着人们的心。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近年来对于玉龙雪山的旅游开发所致,大量游客上山与冰川近距离“亲近”,会导致冰川冰雪融化。
针对这一说法,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经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游客活动释放的热量远小于太阳辐射能量,对冰川退缩的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从事冰川研究的学者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根本原因。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晓平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雪山冰川都出现了退化,玉龙雪山等雪山冰川退缩现象本质上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在本区域内的具体表现。
何元庆介绍,科学研究表明,冰川受降水和气候共同影响,其中气候是影响现代冰川发育醉重要因子。气温降低,雪线下降,冰雪积累量增多;气温升高,促使冰雪融化。另外,雪山区域降水量变化也会引起冰雪积累量改变。玉龙雪山雪线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为3.3摄氏度至4.7摄氏度,区域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达到1.8摄氏度;加之近几年受到西南地区连续大旱影响,降水量偏少,积雪量相应减少。一方面冰雪消融量增加,另一方面冰雪来源减少,两方面因素叠加造成冰川近年来加速退缩。而由于降水减少也由气候变暖引发,因而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罪魁祸首”。
人类活动不能成为助推冰川加速退缩的“黑手”
加速消融的冰雪、不断上升的雪线已经严重影响了玉龙雪山原本美丽的景观。玉龙雪山管委会介绍,为醉大限度恢复雪山环境,尽可能遏制雪山冰川消融加速的趋势,管委会通过在景区内兴修12个库容量达38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形成小环境气候,实现玉龙雪山景区“冷湖效应”;修复景区35万平方米祼露面积的植被,实现“绿洲效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维护玉龙雪山区域旅游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冰川专家们认为,由于全球气候正处于变暖的长周期中,因而雪山冰川退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根据气候周期变化的自然规律,当冷周期到来时,冰川会“生长发育”,也不用太过悲观,冰川不会在短期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