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冠王”喝彩 为宜昌城加油

   2012-12-18 3380

——写在赵芸蕾为宜昌夺得第二枚奥运金牌之际

本报评论员 邓士德

  8月5日,奥运冠军赵芸蕾的父母为女儿的胜利欢呼。赵芸蕾的父亲赵立军、母亲屈小蓉和省市相关领导、200余名球迷一起,在市广电中心电视电话会议室,现场目睹了赵芸蕾为宜昌赢得第二枚奥运金牌的难忘时刻。 本报记者 吴延 摄

  还没容我们从“宜昌首金”的喜悦中走出,赵芸蕾又将一个天大的惊喜送到我们的眼前:昨夜今晨,她和队友田卿历经艰苦拼搏,如愿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金牌。赵芸蕾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冠王”,宜昌也成了本届奥运会的大赢家。

  只是,这第二枚金牌来得异常不易:场上,从16到23,比分连续八次拉平,四次面临“冠军点”;场下,“中国队加油”、“赵芸蕾加油”,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不绝于耳。一场实力本不算相近的比赛,直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是什么让赵芸蕾和她的队友顶住了压力?是什么让她们一次次绝处逢生?是什么让她们愈战愈勇?

  人生处处是赛场,竞技体育如此,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如此。从“双冠王”赵芸蕾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出许多启示——

  决战决胜的信心。谁说压力只来自困难,胜利的包袱往往压力更重,昨晚的赵芸蕾正是如此。关键时刻,是决战决胜的信念支撑着她们放手一搏,赢得了胜利。宜昌当前面临的形势何尝不是如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我们既面临稳中求进、高位跨越的挑战,又肩负着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任,困难和压力非同寻常,唯有坚定信念,敢打善拼,才能一往无前,决战决胜。

  技高一筹的实力。经济建设和奥运赛场一样,拼的是实力,是硬功。技不如人,就会掉队落伍。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各地你追我赶,竞争态势咄咄逼人,宜昌要在省内、在中部地区、在长江沿线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超常的举措,就难有新的突破。我们要咬定目标,稳扎稳打,加紧建设实力宜昌,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百折不挠的毅力。前进的道路上,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的责任是要化挑战为机遇,把困境变希望。只有像赵芸蕾那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战胜自我,创新作为,才能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希望,把宜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向新的境地。

  今天,我们为“双冠王”喝彩,其实,更是为宜昌城加油!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