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宜昌旅游收入将达百亿
编者按:5月20日,三峡大坝将全线建成,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三峡,再次聚集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宜昌。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
2006年5月20日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5月20日,三峡右岸大坝将浇筑至海拔185米高程,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三峡工程开工12年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宜昌这座水电旅游名城因大坝而更加夺目耀眼。
宜昌因坝而生动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从此,三峡工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顿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三峡工程截流以后,宜昌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呈上升趋势。1998年,宜昌旅游占GDP的7.12%,而2002年的时候已经上升到11.4%,计划到2010年,旅游业收入将达到100个亿,初步建成三峡旅游醉佳目的地城市、国际性水电旅游名城。
三峡工程的观光潮涌起于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的1997年,当年旅游人数达到26万人次,此后游客数量每年递增15%到20%。大坝旅游区自1996年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近500多万人次。其中,2005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在工程建设之初,建设者就将大坝旅游融入设计思想中,采取工程建设与旅游环保同步进行的施工思路,先后建成可远眺坝区全貌的国家AAAA级坛子岭景区、185米高程观坝平台、近坝观景点等一批观光游览点,2005年又相继开放坝顶观光项目和截流纪念园景区。
近年来,在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新三峡旅游推动下,宜昌三峡旅游稳步增长,高潮迭起。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8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7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9.4%,比2004年增加0.6个百分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居全省各市州之首。
宜昌因坝而辉煌
今年10月份,三峡水库将从目前的139米水位蓄水至156米,“高峡平湖”将更加壮美。醉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回水将上溯到重庆境内,届时,“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真正形成。高峡平湖这一历史性的巨变,在保持老三峡神韵不减的同时,带来新三峡风光无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三峡的旅游内涵,为三峡旅游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今后的三峡旅游,将以三峡为主线,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以宜昌市为重要增长极,将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以及神农架、巴东、巫山、奉节连成一片,形成“一片游”、“分段游”和“复合游”的三峡旅游新模式。拥有“观三峡、游大坝、赏平湖”三大看点的宜昌市,制定了更为雄心勃勃的旅游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年接待海外游客150万人次。可以预见,随着三峡旅游模式的创新,三峡旅游的前景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