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纪念品 路在何方

   2012-12-18 2250


新疆土陶艺人在制作土陶工艺品

  ●问题

  鱼目混珠 缺乏创意

  有着“新疆旅游地标”之称的国际大巴扎,是新疆旅游的晴雨表。这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如悠扬传神的冬不拉、五颜六色的艾德莱丝绸、晶莹剔透的各种玉器、飘着浓香的薰衣草产品……

  但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中,也混杂着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品。

  “大巴扎的旅游纪念品很丰富,但要买到称心如意的还真不容易。想买和田玉,怕买到假的;想买维吾尔族小花帽,担心质量不好;新疆地毯挺不错,可是太大太重带不走;新疆刀具又不让带上飞机和火车……”近日,记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采访时,来自上海的刘先生在选购旅游纪念品时很纠结。

  来自福建的游客纪先生告诉记者:“真想买块和田玉挂件,但专卖店里,一个普通的挂件价位都在一万元左右,价高的要数十万元。而在景区景点摊位上的和田玉,标价却在几十到几百元,价格低得又让人不敢相信。”

  和田玉作为新疆旅游纪念品的经典产品,近些年来遭市场疯炒,价钱奇高,普通旅游者很难消费得起。但现在新疆市场上,和田玉却满天飞,价格大起大落,从数万元到几千元,甚至不足百元,真假和田玉石让多数旅游者摸不着头脑。

  乌鲁木齐友好路一家玉石店老板朱先生经营玉石已经有10年之久了,当他谈起这几年做玉石生意的经历时感叹道:“现在玉石造假水平很高,我在进货方面吃过不少亏。”

  乌鲁木齐一家和田玉石雕刻厂厂长朵先生对记者说,现在新疆玉石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维吾尔族特色小花帽也是新疆比较有特色的传统旅游纪念品,但现在景区景点随处可见的新疆小花帽质量低劣。

  今年已是第二次来新疆的北京游客郭女士很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去年带着孙女到新疆旅游,在一家景区买了几种小花帽,小孙女很喜欢,但还没有离开新疆,小花帽上的羽毛就掉了,线也开了。”

  曾经销售过小花帽的托乎提·肉孜告诉记者:“一批地下黑作坊加工的小花帽,价格相当便宜,也就5块钱到10块钱,质量很差。传统手工制作的小花帽因成本较高,价格高,根本卖不动。”

  乌鲁木齐市爱特尔民俗工艺品厂自2004年建厂以来,主要经营维吾尔族小花帽、手工维吾尔族人物造型等旅游工艺品,并申请了专利,但在经营中还是常常发现自己的纪念品被“李鬼”钻了空子。

  新疆阿勒泰市从事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生产的商人罗先生说:“前几年公司的产品参加全国性的商品博览会并获奖,但随后产品就被仿冒。”

  记者采访中发现,新疆多家景区及旅游纪念品店售卖的商品缺乏个性,雷同现象很普遍,很多商品几十年如一日,款式和功能一成不变。

  “传统手工艺生产者多数是弱小个体,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在他们手中难以传承。”新疆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园手工艺从业者单秀梅说。

  一直以来,新疆多数旅游纪念品仍是小作坊式生产,规模很小,形成不了产业化、规模化。

  今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组织专家调研旅游纪念品市场时发现,新疆旅游纪念品设计老套、缺乏品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纪念品企业多数“小、弱、散”,相关部门没有很好落实有关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管理的相关措施,以至于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无法规模化生产。

  针对目前新疆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新疆旅游纪念品研发专家冯黎分析,固守封闭、缺乏创新、高层次研发设计专门人才缺乏等,成为新疆旅游纪念品研发创新的阻力,不少旅游纪念品因为没有创意,逐渐被市场淘汰。从目前情况看,新疆旅游纪念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旅游纪念品开发商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低,假冒伪劣的旅游纪念品在市场上暂时杜绝不了。但景区的管理者可以从规范旅游纪念品的进货渠道进行筛选。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