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湖北省移民局副局长杨德菊率省三期移民工程验收组来到秭归,对秭归、包括夷陵、兴山、巴东等县区在内的三峡库区湖北三期移民工作进行初验。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淹没涉及秭归8个镇乡。依据规划,156米水位以下应搬迁32503人,农村移民应生产安置20455人,到2005年底,已全部搬迁、安置完毕。搬迁一座变电站,对应清理的10375处污染源进行了全部清理,清理面积674.43万平方米,清理体积2.27万立方米,回填2.27万立方米。清运工业固体废物2处、0.25万吨,消毒面积720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共97处12.34万吨,消毒面积6.25万平方米。清理的建筑物41.4万平方米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各类杆线245公里。清理林木9045亩,零星林木11.33万株,易漂浮物11759亩,已清理的树木枝桠等易漂浮物采用外运、集中堆放燃烧后掩埋方式,完成了清理任务。对17个单位、三期7011卷档案进行了检查,其中项目档案5836卷,分户档案2573卷,财务档案7811卷,文书档案2903卷,清库档案176卷。库底清理的四项任务完成。
面对繁重的移民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秭归聚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团结实干,克难攻坚,三期移民任务全面完成。具体表现在:投资全部到位,实物全部迁出,库底实现全清,档案规范完整,环境治理见效,自验一次合格。
按照《长江三峡三期移民工程验收工作大纲》的要求,省级初验组分为综合协调、农村移民安置、卫生清理、固体废弃物清理、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建构筑物清库、林木清理和县城、工矿、专项等7个组,7月4日至5日开展分组抽查。
据悉,整个三峡工程三期水位移民和清库将涉及重庆市、湖北省13个区县约30多万居民和700多万平方米房屋,还涉及库岸线2400多公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提前一年实现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决定2006年汛期以后蓄水至15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