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开发到哪里,村民就受益到哪里。望洲村、石板村借助开发建设机遇,不断盘活村级存量,如今率先跨入全区实力强村前列,村民们住着让城里人羡慕的小洋楼,腰包也鼓起来了。
昔日的村民变身为安居乐业的新市民。工作在环境优美的产业园区,漫步在白鹭森林公园,沉醉于新村小区缤纷的灯光里,徜徉在清香四溢的500亩花卉苗木基地,感受着浓浓的城市气息,怎能不让百姓心动?
让百姓惬意的不只是环境与身份的变化,还在于开发区着力构建城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解决了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社区服务工程”暖民心。他们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农村便民服务室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将11个小区纳入社区化管理。争取和募集社会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村组道路、排水设施和环卫设施维修改造,推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逐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
失地农民“关怀工程”得人心。开发区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原则,建成和在建农民集中安置小区住房4万平方米,安置失地农民千余户3000多人;落实村居民醉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失地农民“应保尽保”;实施“创业帮带行动”,为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开展就业培训和服务。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碧钧介绍,在新一轮大开发中,他们加速推进安置房建设。目前,望洲四组建设5.56亩安置房一期44套住房工程主体已完工。投资2.06亿元的石板村山水缘村民安置小区,也将于明年初开工,该工程占地30.77亩,可建村民安置房556套,还可提供地下车库和商铺门面,方便居民生活。
他们还大力实施“平安工程”,联合公安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辖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建立重点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第三方”社会调解机制,维护一方稳定,让企业家和百姓安居乐业。
曾经,沙河水系污染较严重,开发区将其列入市区治理的重点,几年后,污水变清。石板水库、白鹭森林公园,不仅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还成为开发区生态环境的标志。
管委会坚持“环境优区”战略,着力配套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先后投入100余万元,添置大型扫洒车、垃圾清运车等,建造垃圾箱装运平台20个,增建固定垃圾池20余个,实行垃圾集中堆放和清理。精细管养公共绿地和绿化带,拆除违法建设面积5000多平方米,营造出干净靓丽的新城环境。
居民是城市文明的主体。近年来,开发区以党建为总抓手,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要干马上干,要上上一线,要做做醉好,要解穷尽解”,这个“二十字”工作法,已成为响亮的工作品牌;“创业兴业、富民富村”工程、“第一书记”工程、“当两员、添两力”主题活动等党建载体,激励大家积极向上,高效服务发展。
文明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在创先争优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三关爱”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进企业、趣味运动会、技能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系列活动,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西陵经济开发区这片热土地上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薛家清、全区责任标兵谢兰连、西陵好人刘家富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把良好的文明风尚传递到了千家万户,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集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发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