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通航研发基地成库后,三峡河段大风大雾阻航的事情频发,因能见度不足,船舶开不进船闸或不敢出闸,船闸常常十数小时开门等船,空耗了宝贵的闸室资源,更造成大量船舶积压。三峡通航管理局所属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自去年8月开始,细致开展了三峡船闸进闸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过闸船舶类型分析、成组船型选取原则和搭配方案,以及低能见度状态下船舶安全航行保障技术研究。当前已研究确定三峡船舶成组同步移泊技术方案,该项成果的应用将有效提高船闸闸室面积利用率和船舶进出闸时间,提高船闸通航效率。针对大雾通航的可能性研究,该项成果的应用将有效提高船舶在大雾条件下和夜间航行的安全性,确保辖区河段船舶航行安全与畅通。这两项研究成果目前正在试验阶段,初步试验的成效可喜,进一步认证与实际推广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冬季正是大雾多发季节,受雾情阻扰,能见度太低,三峡河段及船闸常因此被迫长时间禁航、停航。今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三峡通航管理局下设研究中心枢纽通航关键技术研究进展顺利,正在加紧研发的驱雾技术、“发光浮标带”助导航方案等,将极大改变通航受制于恶劣天气的被动局面,大大提升三峡河段通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