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引爆怀旧潮
这几天,宜昌市滨江剧院热闹非凡。14日至今,每晚《红色记忆》演出场场爆满,前来询问、看戏的市民络绎不绝。据宜昌市歌舞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从14日推出9天的惠民演出,12日开始免费对市民发票,不到三日就被一抢而空。
“不仅首场爆满,之后的每场都是满座,有时还不得不加座。”宜昌市歌舞剧团副团长董锋表示,对这种火爆的场面他们也颇感意外,每天前来询问、索票的市民太多,而每场只能容纳500人。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他们决定在17日、18日的白天加演两场,而加演的门票也在不到两小时内发放完毕。
《红色记忆》共由三个篇章构成,分别是《白毛女》选段、《红色的旋律》、《红色娘子军》。第一篇章和第三篇章以芭蕾表演为主,第二篇章则是情景演唱,有歌有舞蹈,形式新颖。董锋说,前来观看的大多数以中老年人为主,也有一部分年轻人。观看的时候,不少观众都是身子微向前倾、津津有味地跟随剧中人物喜怒哀乐,动情时还流下眼泪。
谈到《红色记忆》受热捧的原因,董锋表示:“时代造就了一代人,经典艺术则影响着文艺界的创作。《红色记忆》是时代的音符,为中老年人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记忆》不管是故事、曲目都选取经典题材,这个作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内涵,有思想、有内容,它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丢失的回忆。”
市民热衷读“红”藏“红”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诞辰90周年,随着节日临近,建党90周年“红色书籍”、“红色收藏”受到市民热捧。
记者从市新华书店了解到,讲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红色书籍”受到读者的欢迎。据宜昌市新华书店天赐书城店长袁海涛介绍,“红色书籍”已经摆放在该店的显眼位置,《中国共产党历史》、《在这光辉的九十年》、《历史的轨迹》等十分受读者青睐。
袁店长介绍,购买“红色书籍”的不止是党员干部、中老年人,也有不少学生,青少年尤其对红色经典名著、传记感兴趣。近期,“红色书籍”、“红色光盘”在该店的销售大幅增长。在这些“红色书籍”中,讲述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历程的军史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人物的传记这二类书醉为畅销。
而在宜昌的收藏市场,一股“红色收藏热”也悄然兴起。据三峡收藏家协会会长郭辅练介绍,目前宜昌“红色藏家”已有近50位,藏品大约有十几万件,大多以毛主席像章、语录、宣传画为主。
“毛主席像章不光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见证,更是许多藏家追逐的热点”。郭会长表示,宜昌一些“红色藏家”在全国都是有名气的,如60岁的徐隆全,他收藏了3万枚毛主席像章,其中还有一些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孤品”。
“收藏红色藏品来自一股自发的力量,是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热爱和感恩。”红色藏家卢先生表示,虽然投资红色收藏品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主要还是为了怀旧和感恩。“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藏品让我们铭记、让我们感恩。这一股‘收藏热’还会持续地热下去。”
“红色年代”,几代人的特殊情结
“中老年人想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人则想更了解革命先驱以及那段特殊的年代。”宜昌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泽勇分析,在这一股“红色风潮”的背后,是人们对那个英雄辈出的“红色年代”的特殊情结。
张泽勇说,经典的红色戏剧、红色书籍是当代的畅销作品,准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是几代人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这些戏剧、书籍影响了“40后”、“50后”、“60后”这三代人,他们是在这些英雄事迹、红色歌曲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给予力量的红色戏剧、书籍非常亲切,可以让人重温当年的记忆。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则对先辈们、对革命先驱以及建立新中国的那段历史感到好奇,想去一探究竟、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