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后后宜昌期待什么

   2012-11-17 6410
从来没有哪一部电影对宜昌的影响如此之深:走在街头,随意问问几位市民,总有人会对《山楂树之恋》说上几句,或感动或钦佩或自豪。

  有“史上醉纯洁爱情”的故事作为原动力,再加上大名鼎鼎的导演张艺谋来做推手,“山楂树之恋”必将成为宜昌璀璨文化中的又一亮点,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

  9月16日,电影《山楂树之恋》全球公映,宜昌观众显然十分期待。但是,放映之后呢?

  夷陵:如何发挥旅游效应

  《山楂树之恋》故事原型在宜昌,电影在夷陵区、远安县、西陵区等地拍摄,加上张艺谋的名头,对宜昌的影响显然极具冲击力。

  《山楂树之恋》对夷陵区而言无疑是张烫金名片,随着电影的放映,后续影响力会持续很长时间。对于善于抓住机遇的夷陵区来说,“山楂树效应”当然不会错过。

  夷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从荣说,这次拍摄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夷陵区,对夷陵区知名度将会有很大的提升。而要发挥“山楂树效应”,需要政府统筹规划、深度发掘,进一步提升夷陵区旅游。

  余从荣认为,张艺谋拍摄电影的场景,对当地的旅游一般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比如《英雄》让九寨沟的美景名扬天下,《千里走单骑》令丽江旅游如虎添翼。旅游与影视联姻,尤其是跟大导演张艺谋联姻,当地旅游多会火爆,这是旅游和影视文化结合的综合体现。

  余从荣建议,作为拍摄场景,现姜家庙村老八零九厂保留了很多,该地区老房子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可以进行整体规划,把旅游和影视文化结合起来,相信随着电影的上映,会越来越多地吸引全国各地的“山楂迷”。

  远安:借力“山楂树”不改名

  作为电影的外景地之一,远安县也因《山楂树之恋》的拍摄而声名大振。有网友建议,为充分利用张艺谋及《山楂树之恋》的影响,建议将远安的青龙村改成“西坪村”,把远安县改叫“山楂县”,甚至说当地打算鼓励种植山楂树,将山楂树定为当地的“县树”,借助张艺谋和《山楂树之恋》,发展远安县的旅游经济。

  昨日,远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休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网友的建议是善意的,但不代表官方,远安县没有改名的打算。

  对于“后山楂树时代”,王休武介绍说,青龙村的自然环境较好,另外杨坪的老街也保存较好,远安县目前就有个想法,一是借此机会将远安打造成一个影视外景基地,二是通过《山楂树之恋》的拍摄外景发展影视文化旅游。

  农户:接待万余山楂迷

  事实上,夷陵区对于“山楂树”的开发已经有人先行一步。在故事原发地南村坪,一个由家庭住所改建的“山楂树会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会所老板刘培华今年46岁,2008年初,当媒体热捧小说《山楂树之恋》的时候,身在南村坪的刘培华立即将住所进行改造装修,并打出“山楂树会所”的招牌。2008年5月1日,“山楂树会所”开业,当时正是小说被热炒之际,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 “山楂迷”,而他也成为一个“义务解说员”。

  “来的人都会问到静秋的事情。”刘培华说,作为故事原发地的村民,他也很乐意介绍这个感人的故事。2年多来,到“山楂树会所”的“山楂迷”已超过万人。刘说,现在电影要上映了,估计以后游客会更多。

  专家:建议统筹“山楂游”

  《山楂树之恋》在远安县、夷陵区、西陵区都有拍摄场景,各地都在筹划对山楂树电影场景的开发,但如何避免因为分散带给游客的不便?专家建议,宜昌应该统筹考虑。

  对于各个地方将开发旅游景点的设想,三峡大学经管学院旅游系主任阚如良表示赞同。但他同时认为,应该统筹规划,以方便游客,“首先应该设计好线路”。阚如良说,旅游产品的设计如果主题相同,但景点分散后花费时间较长,有时候会对游客造成伤害。

  对于城区山楂旅游,阚如良建议,静秋以前和老三约会都要坐轮渡,现在轮渡取消了,可不可以弄一个“山楂树轮渡”,搞餐饮或者茶座。

  网友:带着感动继续生活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影响一代人的生活。《山楂树之恋》以其感人的故事让很多宜昌市民感动,“山楂树”也从作品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山楂树之恋论坛”上,网友对作品给与了极大的关注。记者发现,该论坛主题超过4000个,发帖达7万条之多。百度“静秋吧”和“老三吧”里,网友极其活跃。一位广东的网友发帖说:她是流着泪看完《山楂树之恋》的,现在电影就要上映了,她会去看首场,也想到宜昌来看看,看看那棵山楂树。

  而宜昌网民“苹果”则对记者表示,他去看了所有故事原型的场地,因为是和“静秋”同一时代,他的感触尤为深刻。现在,电影马上要公映了,电视剧也会上映,这部作品已经深刻地表达了宜昌人的那种质朴、真诚和善良,“让我们带着感动继续生活”。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